購物中心廁所的規劃與設計

還記得微風廣場購物中心在開幕不久,斥重資在地下美食廣場打造一組貴婦廁所,此舉在當時還造成轟動,博得很多媒體版面,同時也宣示了微風頂級客層的定位。

所有購物中心、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的經營者都會一再強調廁所是商場服務品質的指標,沒錯,廁所是一個地方文明的表徵,但很可惜的是很少開發團隊在商場規劃階段或設計時就很仔細去檢討廁所的設計,更糟的是我們的商場設計師(尤其是建築師)都把廁所丟給最初階的小設計師去處理,其結果就是顧客們需忍受許許多多不方便和不合理的廁所空間。

廁所規劃首先要面對的是「廁所總量」問題,過去我們的建築法規在廁所數量的規定是非常的不合理,法規要求的量遠遠超過實際需求量,尤其是在規模很大的賣場這問題更加明顯。所幸在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下總會訓練出很多能夠解決問題的建築師,例如將大量廁所放在地下室或很偏遠的地方。其次是「男女便斗的比例」,這跟男女性別使用廁所的時間長短有關,常看到一些公共場所,女廁前排一條長龍,但男廁使用情形就還好,這就是因為法規設計者只想到世界上男人和女人比例大約為一比一,卻忽略女人使用需要更長時間的結果。

再其次是「蹲式還是坐式」,很多人喜歡是用蹲式馬桶,很多人喜歡坐式馬桶,也有很多人喜歡蹲在坐式馬桶,問一問女性朋友他們就有很多痛苦的經驗可以分享。這問題跟商場所在地點和定位有關,這也跟商場清潔服務有關。在都市裡習慣於坐式的人多一些,二線城市蹲式的就比較合用。「蹲式還是坐式」當然還衍伸出許許多多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例如空間大小、汙水管要如何預留,安裝的結構問題等等。沒經驗的設計師做出來的結果就是一再修改,結構樓板一再洗洞。

欠缺「隱密性」是廁所設計經常犯的毛病,從中崙大潤發的電動走道上就可看入口處旁就有兩間廁所,門扇大開,裡面一排男子面對小便斗,還有一排女人在排隊等廁所,對旁邊來來往往的人視若無睹。在數以千坪或萬坪的商場如果說連廁所玄關空間都挪不出來,這商場總體是毫無品質可言。

再其次是「洗手台、烘手機、擦手紙的位置」,想想看你是否經常有經驗當你洗好手了,但卻找不到擦手紙或烘手機,結果濕手需要擦在裙子上褲子上,或拎著兩隻手走到廁所另一頭烘手機的地方。結果那廁所地面真的能看嗎。至於廁所是要提供擦手紙還是烘手機、乾手機,這問題見仁見智應是因商場定位而決定,較高定位的商場多提供擦手紙。

「廁所門把手」的設計也是大學問,我個人一定盡量不碰廁所門把手,尤其出廁所一定是用腳去踢開廁所門,我不喜歡去碰那個永遠濕濕的沾滿細菌的把手,所有細心的人都會有同樣感覺。那麼鎖門把手、鉸鏈、開門方向應如何設計,甚至要不要有門,絕對是要有經驗才能做好。

廁所內裝所選用材料也是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有些內裝設計師習慣用較有設計感的較貴的材料,問題是施工的工班卻是一般商場的師傅,在開幕的時間壓力下施工品質根本無法控制,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和使用一般建材的沒差,只是業主的營建經費就這樣白花花的浪費掉。相反的,有很多廁所選材和營運維護也不花心思,看起來舊舊的,髒兮兮的加上牆上總有那幾盆塑膠假花,像極路邊的公廁。要做好廁所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