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屋書店

購物中心主力店的新型式 : 複合式大店

購物中心成為購物的目的地「主力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傳統上越有名氣、越大規模的主力店替購物中心吸引消費者的機會就越大,根據過往的經驗,堅強的主力店可為購物中心帶來超過30% 的來客數,主力店通常是購物中心中最大的店家,並且規劃位於戰略位置,以便讓較小的零售廠商可以從主力店所產生的顧客人流中獲利。

在美國主力店大多是知名百貨公司,大型超市或是大型的消費電子產品連鎖店。然而近年來由於線上購物更加方便加上消費者喜好不斷翻新,傳統型主力店在作為零售目的地的作用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百貨公司在各方面都陷入困境,大型超市和消費電子產品連鎖店也失去了為購物中心帶來人流的作用,從而影響到購物中心整體的集客能力。在台灣,購物中心很少有以百貨公司為主力店,但傳統以量販店為主力店的規劃也因這些主力店出走而需要作調整。例如台茂購物中心在萬客隆出走後將其位置改成運動場館;大江購物中心在家樂福出走後其位置改成餐飲區。

從規劃角度來看,主力店的定義並沒有真正改變,它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購物中心用以吸引人流的零售廠商。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主力店是否必然需要大型廠商以填補傳統的大型商店,且僅限於少數幾個主力店? 如果不必然,零售空間規劃會發生什麼變化?我們可以將誰視為新的主力店?這樣作是否存在著風險?

事實是有些購物中心仍然保有
主力店的位置,但其商品的類
型改變了,也有些購物中心是
以不同大小和數量的商店來填
補原有主力店空間。
qr

現在的購物中心的商品組合的趨勢有一些明顯變化: 前一陣子,快時尚特別是價值時尚零售商變得越來越大,有些甚至是是作為一個商店群,而不是一個單獨的主要廠商,這種組合成為購物中心主要吸客力量,這也可視為主力店的一種方式。有些零售商意識到這一變化,且這些廠商有都擁有很多不同的品牌,運用這些不同品牌的結合,和彼此聚集互相拉抬,他門也可在購物中心佔到好的空間扮演新主力店角色。

其次,近幾年來非零售行業在購物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例如餐飲與娛樂的組合、書店與生活用品與CAFÉ的組合,甚至美食廣場也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主力店 — 它可以包含小吃街攤位、各種型態的餐廳甚至食品雜貨成為一個美食市集,因為今天的消費者極可能只是為了吃喝而去購物中心。

隨著千禧一代購買力的成熟,商場運營商必須優先考慮用餐和體驗,他們所期望的是在購物中心得到更完整的服務,同樣的購物中心可以通過餐飲,體驗,娛樂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商品組合才能吸引消費者,「主力店」因其規較大,更有機會提出一個充滿活力和變化的產品組合,相信這才是主力店能否生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