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想世界

kingly court

隱藏在街廓中庭裡的美食廣場 – 倫敦京利大院 Kingly Court, London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京利大院 Kingly Court 是倫敦西區卡納比街(Carnaby Street)旁的一個著名的街廓中庭商業設施,這地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最初是一個住宅庭院,住家和商家共存,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經歷了幾次轉變,逐漸演變成倫敦西區繁華的心臟地帶,卡納比街旁的一個集結餐飲、購物和娛樂商業區。

京利大院指的就是這由諸多建築物所圍成的中庭,這個中庭不大,中庭裡設置了不少陽傘和簡單牢固的餐桌椅,客人除了可以在店內用餐也可以帶著外賣食物到戶外享受這迷人的戶外空間。最特別的是由於周圍都有建築物環繞,客人要穿過商店旁的拱廊或小巷子才能到達,那種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感覺難怪旅遊書描寫這地方為隱藏的瑰寶。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kingly court

這個街廓中庭雖然是由街廓中多棟房子所圍成,特別的是每一戶都由後陽台相連成為完整相連迴廊,所有的店家就圍繞遮這個中庭院落而設置,大多數餐廳也利用這個特點將餐桌等面像中庭造澄室內外空間很熱絡的互動。正因為這整個商業設施是由街廓所有建築連結而成,每一家店面都不盡相同,但由於迴廊和招牌的設置卻又有很明顯的整體感覺。

京立大院Kingly Court 擁有約20 多家餐廳和咖啡館,提供各種不同風格和地區的美食,這些餐廳包括日本料理、義大利料理、墨西哥料理、美式餐廳、韓國料理等。上次造訪,記得是在一家葡萄牙餐廳吃中飯,由於室內擺設有許多外國的物件,感覺很特別。這次因為天氣好時間也算早,就找到中庭裡一個有陽傘的位置坐下,買了兩個披撒和飲料與其它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同享受倫敦的好天氣。

borough market

地鐵高架道下的美食市集 – 倫敦波羅市場(Borough Market, LONDON)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Borough Market)位於倫敦橋附近的南華克區,根據網路資料上說這個市場可以溯源到至少1276年,已有七、八百年歷史,也就是說這個位於高架道下方小吃攤聚集的市場居然是在比高架道更早500年就存在了。我第一次造訪時這市場並無頂蓋,人們閒逛時還可看到樑柱的鋼構、感覺到地鐵車廂經過傳來隆隆的聲音,不過這六七年來這裡加了鋼架頂棚好像也比較像一個現代化的市場,至少下雨天也不至於淋雨了。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對於像我這樣很久很久也難得來一趟的遊客而言,波羅市場是一個充滿了興奮與驚喜的地方,走進波羅市場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如西班牙、法國、摩洛哥、土耳其等地的傳統美食各式各樣食物攤子,有賣冷飲、麵包、熟食、新鮮蔬果,還有來自世界各地各種風味的食材,例如橄欖油、乳酪、各種醃漬的橄欖、香料等。每一攤位陳列的商品看起來也是非常澎派、非常吸引人,雖然單價稍高但在觀光客聚集的地方也是可以接受。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市場裡最搶眼的就是在它中心位置三角窗一攤賣西班牙燉飯的攤子 FURNESS FISH GRILL,這攤子有幾口直徑約3尺的大鐵鍋,只見廚師熟練的將肉類放入大平底鍋再加入各式各樣的香料、高湯、加米、加入海鮮,不停的翻炒,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海鮮燉飯就好了。對於所有圍觀的、錄影的、拍照的甚至長長人龍等排隊購買的遊客這是一場精彩的實境秀,買一份燉飯,捧著它按幾下手機快門,今天任務就完成一半了。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年輕一代的遊客早就做好網路功課,他們不需要費什麼工夫就可找到網路聲量較高的攤位。「薑母豬 Ginger Pig」是一家在市場外圍的肉舖也兼賣英式鹹派、香腸和肉丸子的名店,門口也是排著長長的人龍,感覺上這家店食物很特別(很英國?),很真材實料,(肉舖子賣肉餅總不至於偷工減料吧),於是就花了20分鐘排隊買了一塊包肉餡的鹹派,並拍照留戀。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當然,一些特別的食材也是這趟旅行的目的,上次在這市場買了一瓶義大利來的陳年濃縮酒醋,感覺還不錯,於是又回來找到這家店,但這次要找的是橄欖油,只見攤子台面上排著十幾二十種碟子的橄欖油、顏色、深淺都不一樣,老板耐心的跟我們解釋各種油的產地和特色,問題是我們也吃不出它們的差異,不過既然來了還是買了一瓶。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之所以舉世聞名除了一些明顯的要素,例如它的地理位置、商場規劃和設施、行銷推廣、商品品質等之外,我覺得更是在它所提供的商品(食物、食材)的多樣性、道地性。市場裡的攤子賣的東西幾乎各不相同,但都是很獨特、很道地、很有地方性,沒有一窩蜂的相類似商品、也沒有那些街上看到的速食品或連鎖食品,這是這食品市集可以給我們商場經營的朋友借鏡的地方。

IMG_3855

findlay market

魅力十足的百年老市場 –芬德利市場FINGLAY MARKET, CINCINNATI, OHIO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芬德利市場Findlay Market是位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中心以北的「萊茵河彼畔 Over-the-Rhine(通常縮寫為 OTR)」區的一個常設公有市場,它興建於1852年,是美國少數尚存並且還在經營的市場。

從都市型式的角度來看,芬德利市場就像是一個典型的義大利市集,兩側由有著精美作工的的街屋所圍繞,而中央則是一個由大的鑄鐵頂棚覆蓋的市場。芬德利市場擁有超過三、四十個攤商,不同於美國很多成為觀光景點的市場,像波士頓的昆西市場,賣的是盡一些給觀光客吃的熟食,這個市場有很大一部份是像我們的傳統市場一樣出售新鮮的肉類、魚類、家禽、農產品、鮮花、麵包、熟食和異國食品,且陳設比我們的傳統市場更整齊更豐富。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除了中央大頂棚的市場外,它兩側對街的街屋也是構成市場的一部份,這些街面店包括異國速食餐廳、東方食品雜貨店、中東食品香料店、和其他生活服務設施。這兩排街屋的立面形式和外牆油漆色彩非常具有南歐義大利的特色,加上街邊店面擺設出來的室外座椅、陽傘、帆布頂棚,在秋天艷陽下使得整個區域變得色彩繽紛。

此外,廣場側邊也連到一個有頂的開敞的棚子,平常有一些零星的臨時攤販擺設,每年從三月到十二月的週六和週日,這裡都會舉辦農夫市集和其他戶外攤販、街頭表演和特別活動。

辛辛那提在一世紀前是美國的有名的大城,那時萊茵河彼畔 OTR是藍領工人居住的地方,但由於產業外移使得這地區以不再有往日的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景象,反而因幾個大型企業總部在辛辛那提生根,芬德利市場轉而成為全市各地人們的休閒、娛樂、觀光的聚集地,它吸引了不同社會、經濟、種族和民族背景的人們。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2019 年《新聞週刊》將芬德利市場評為全球十個最有特色的公共市場之一,這件事讓我感到好奇,到底是甚麼條件讓芬德利市場能脫穎而出,新聞週刊的解釋如下:“芬德利市場一直為辛辛那提人提供來自附近農場的新鮮農產品、肉類(包括當地一種類似哈吉斯的產品,稱為 goetta)和起司。 夏季,室內市場擴展到室外,迎接音樂家、表演者和特別活動。”我想就是那常年不斷的提供在地新鮮的肉品和蔬菜和一些有特色的傳統料理(像台灣的菜市場)使這地方能引起雜誌主編的青睞眼神。

mercado little spain

紐約高架道 HIGH LINE下方的美食市集--小西班牙市場MERCADO LITTLE SPAIN AT HUDSON YARDS, NEW YORK

紐約中城西邊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的高架道High Line 是紐約近幾年來新興的旅遊景點,而小西班牙市集Mercado Little Spain就是在High Line起點,利用這條廢棄高架道下方空間改裝而成的美食商場。和紐約另一家美食市集EATLY相同的是他們都是以異國美食為主,不同的是EATLY 是由大型跨國集團經營,著重在食材零售,而小西班牙則是由幾個西班牙星級餐廳主廚開發經營的,大部份都是美食攤位比較少賣食材,它標榜裡面店家所賣的的食物無論食材、作法都是根據最道地的西班牙傳統方式。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小西班牙市集占地約 35000平方呎,約合1000坪,大約是我們常見中型超市規模,它由三個餐廳、三個酒吧和十二、三個速食和零售攤位組成,平面規劃上它比較像美食市集,公共坐席區規模不大且分散,讓人感覺這是一個著重於速食或外賣的商場。

西班牙小館Spanish Diner佔據小西班牙市場的一大半店面,是這個市集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主力店家,提供各式道地西班牙美食、醃肉、白酒和起司。這家店空間挑高且室內、外幾乎沒有隔牆,空間感覺很有氣勢,特別是它在臨馬路旁配置沙發和茶几,客人可以在這裡吃吃喝喝,觀賞路過形形色色的人,很有歐洲街邊咖啡廳的感覺。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西班牙海鮮燉飯Paella al Plato是這個市集很有特色的店家,規模約有二、三十坪大的面積,整個攤位主要是由不銹鋼做裝修面材,看起來乾淨明亮且專業。下午五、六點時分,恰巧遇到廚師們開始升火煮飯,只見三四個廚師圍著大火爐用木材生起熊熊大火,然後放上巨大的平底鍋,順序加入食材,再努力翻炒一陣,約半個鐘頭看來很可口的西班牙海鮮燉飯就告成了,剩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飯悶到透心。我們在這店家的玻璃櫥子看到陳列有西班牙香腸,看看價錢也還可以,於是就決定買幾條回家作紐奧良什錦燉飯。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酒吧位於市集入口另一側,是哈德遜廣場高樓上班族交際應酬的地方,時值傍晚時分,吧檯和幾條高腳桌周圍站滿客人(這裡沒提供椅子),每人都是襯衫領帶西褲或套裝,就像是剛剛從辦公室出來放風的樣子,他們興高采烈的談論著,彷彿已忘掉一天工作所帶來的緊張和焦慮。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mercado little spain

我們常看到以地方美食為號召的市集,無疑的紐約這家小西班牙市集是少數作的最好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老闆懂得開在紐約的高檔餐廳、市集應該是甚麼樣子,他們也實質地創造出一個超乎顧客所能想像與期望的用餐氛圍。

half acre beer garden

藍天白雲和陽傘下的啤酒店--半畝啤酒花園 HALF ACRE BEER GARDEN 芝加哥

半畝啤酒花園 HALF ACRE BEER GARDEN 位於芝加哥北邊,離市中心區大約半小時車程,是芝加哥相當有名氣的精釀啤酒廠,在當地 (芝加哥及附近地區) 的超市都有在賣數款這家的罐裝精釀啤酒。

半畝啤酒花園隱身在郊外住宅區裡面,外表就是一般小型的工場有著乾淨的磚牆立面,看起來不甚起眼。走進小小的木門是一個小空間有結帳櫃台和陳列一些印有它們商標的T恤帽子等紀念品的架子、和一落落罐裝啤酒以供零售選購。再進去是一個簡單的餐廳和一長條型賣啤酒的吧檯,由於肺炎流行期間餐廳座椅收起一部份,空間顯得空曠冷清。我們被引導再穿過一小段長廊來到啤酒工場後方的室外「花園」,這是一處有著白色陽傘和座椅的開闊的室外餐飲區,用花槽和停車場區隔出來。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這是一個藍天襯著白雲的盛夏的周末上午,我們是室外陽傘區第一組客人,找了一處比較遮蔭的陽傘下坐下,好整以暇的點了不同口味的精釀啤酒、一些薯條和一些簡單的食物。不一會兒就陸續有其他客人進來,有一對年輕的爸媽帶了兩個小小孩,它們除了啤酒外也叫了漢堡薯條和汽泡飲料;有一群年輕人(年過三十)休閒服打扮,還帶了一隻狗,挑了一處幾乎沒遮蔭的長桌分明就是來晒太陽;還有一家東方人帶著年長的父母。所有人都是一派優閒自在,輕聲細語,享受美好的天氣和美好的食物。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half acre beer garden

半畝啤酒工廠顧名思義佔地約半英畝,用來作餐飲的空間其實很小,有3/4的土地是生產的工廠,在開放參觀的區域,顧客可以看到的是它的存貨和出貨的倉庫,空曠的空間裡面整齊的堆放著數以百計的酒桶,和一個個堆滿罐裝啤酒的棧板,我不知是否他們有作工廠的導覽或現場品酒體驗活動,如果有,那絕對有很多人有興趣參加。

在COVID-19流行的當下,一家提供室外座椅區,讓全家人可以出到戶外吃吃喝喝、曬曬太陽的啤酒工場確實吸引了我們一家千里迢迢的跑去光顧,而事實證明這家精釀啤酒工場也確實值得我們那麼大費周章。

The Wharf DC

創造大家都感受到歡迎的開放空間– 特區碼頭 THE WHARF Washington DC

line01

大規模的開發案通常是由公部門帶頭引進開發商和外部資金共同去創造或帶動一個地區的繁榮。開發案的成功不在於這基地上建商可以塞下多少棟房子、創造出多少容積,而是它能透過一個公私領域的所有的關係人互動機制為市民創造出更多公共空間和休閒景點,從而創造更多的人潮和商機提升開發案成功的機會。

line01

特區碼頭The Wharf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西南邊緣,沿波多馬克河河岸,是一個新近完成的都市更新案子,開發規模包括大約10 公頃的土地、20 公頃的水域,興建9 萬坪的零售、住宅和娛樂空間,整個開發案大約1.6公里長,這個開發案包含辦公樓、旅館、高級住宅、餐廳、零售商店、公園、堤防、遊艇碼頭和船塢,以及現場音樂表演舞台等。 The Wharf 的第一期於 2017 年 10 月啟用,第二期也於日前(2022年12月)啟用。

對於華盛頓特區的居民甚至是像我這樣的遊客而言,特區碼頭最令人著迷的不是它有許多高檔的旅館,客人可以從房間或陽台一覽波多馬克河壯麗的景觀,也不是這一區的高檔餐廳和路邊遮陽棚下的咖啡座,而是它對於所有人不論男女老少貧富一視同仁所提供的舒服的包容的逛街環境:在這1.6公里的河邊步道上有廣場、有噴水池,靠岸這一邊有成排中高層設計得富麗堂皇的辦公樓和旅館、低樓層就是餐廳和零售店面,靠河這邊則是有植栽、戶外吧檯、小的速食賣店。有些地方步道就緊鄰水岸,也有一些岸邊的梯階,人們可以就近聽到河水輕輕的拍打在堤岸上的聲音,也有一些小區塊是留設成為樹蔭廣場,種植樹木擺上一些座椅,許多附近上班族或來玩的遊客可以在附近買點吃食或飲料在此小歇,當然沿著河岸也也很多好的觀景地段設置吧檯成為餐廳賣酒的地方、但這也無可厚非。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沿河設有許多碼頭供私人遊艇停靠,還有兩處伸出到河中央的碼頭,這是屬於一般市民的領域,在這上面鋪設木板且寬廣的碼頭設置有很多公共設施,有一個碼頭端點是個舞台,可供相當大的樂團表演,另一個在盡頭則設有一個造型像營火一樣的公共藝術,聽說冬天可以生起火讓人取暖。

特區碼頭這地方原為城市西南邊緣地帶,很久以前就是漁船停靠碼頭,它北端頂點的漁市場有200多年歷史的而且到現在還在運作,但它已經變身成為觀光景點,有一些賣海產、炸魚排薯條等的店,是一處典型的漁人碼頭。沿河岸往南這裡還有一個音樂廳長期安排有樂團駐唱,更別說靠河岸的餐廳也是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派對,再往南就是更高級的旅館和高檔的餐廳,這是適合所有人消費的場所。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western market DC

學校餐飲設施也可以美食市集經營 – 西市場Western Market Washington DC

line01

對於大學餐廳我們的刻板印象總是那種在硬體上因簡就陋沒什麼裝潢,來承包經營的業者也因為流動性高都使用現成的設備東湊西湊,比起一般小吃街的用餐環境、經營細膩度實在有很大的距離。然而,新世代的大學生的品味和對生活品質上的要求不但提升也有很多元的變化,便宜已不是他們選擇的唯一考量。學生餐廳需要跟得上時代。
line01

西市場是一個小型(規模大約400坪)的美食市集,位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校區的邊緣,是該校新購置的校舍,這個校舍供多種用途使用,除了有銀行、辦公室、學生宿舍,它的一樓就作為美食市集和零售用途,對象除了學生外還兼顧了附近的居民和辦公人口。這是一個很靈活的想法,善用學校資產,這點美國私立大學是比台灣的公立大學來的高明很多。

西市場是一排約有十幾棟被註冊成歷史建物的連續街屋和緊鄰它們後面的一棟龐大的商業辦公大樓的一樓規劃而成的美食廣場。這排街屋各自有其臨街獨立門面出入口,經營各式零售和餐飲,有很多餐廳將坐椅陽傘擺在路邊,秋天的早上只見客人悠閒的坐在傘下用他們的早午餐很是優閒。街屋開有三個出入門廳可以進入到後面的美食市集,這市集是由一條挑高三層樓的走道一邊串起所有的商業設施,包含餐飲、零售店面和小吃攤位和坐席區,另一邊連接前面街屋的後邊的不規則的原為街屋的後院的空間,因為它的不規則的形狀,在設計上就用玻璃照採光來填補,光線透過玻璃罩灑進走廊的主要動線創造出很陽光的空間。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西市場Western Market也叫作紅獅街屋 Red Lion Row,這排街屋興建於19世紀中葉,因其所處位置介於白宮和喬治城之間比較沒有商業氣息,到20世紀中葉就已經很破敗,其中有幾棟房子陸續遭到開發商拆除,在1976年當開發商正準備再拆除其中一棟已經被列入古蹟的房子時引起當地古蹟保護人士出面制止,並向法院申請緊急臨時保護令,經過兩年的協商這排房子中於被保存下來。在1982年建商在這排街屋後面蓋了一棟大樓並且也復原了被拆除的幾棟房子,形成了一個大型的複合式建築。這是古蹟保存並賦與新生命的好例子,美中不足的是後面新房子實在太大了,比例上壓制了前排老房子,所以後面這棟房子有個暱稱叫郵輪建築,就像超級郵輪塞在歐洲觀光小港裡一般,來暗諷這手法粗糙的設計。

如同其他美食市集,西市場的招商也很有特色,每一小吃店家都有其來頭,有幾家是原來在DC就是很有名的人氣餐廳來這裡擴點,有幾家是有名的餐廳廚子自己出來創業,還有的是街上有名的餐車轉戰而來,有特色的人氣餐廳加上網路的推崇很容易的就將這一個於2021年秋天開幕僅一年的美食市集炒熱起來,連帶著帶動了這一區的知名度和附近的更新。

我到達西市場是一個周末的早上,或許也正值學校放暑假的日子,整個商場並人不算很擠,看來大部份是來上暑期班的外國學生,只見他們悠閒的晃進來,點了餐拿了食物就加入其他已經在場的一群一群的同學的談話、嬉鬧、討論功課。這實在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學校餐廳得機能除了供應學生三餐也應是學生學習、社交聚會的場所。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秋天的戶外活動 – 愛文斯頓農夫市集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IL.

line01
永續環境概念已經普及於一般中產階級的市井小民,講究新鮮食材與在地產銷的假日農夫市集也成為很多白領居民的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願意為有機農產品多花一些錢或接受外觀有一點瑕疵的產品,他們也注重在地生產減少運送成本的概念,他們享受在露天市集裡逛逛、和生產者或製作者親切的聊天閒話家常的那種體驗,畢竟和生產者聊天和與超市工作人員聊的話題總會有不同,這是假日農夫市集之所以一直存在,並且越來越好的理由。

line01

秋天正是所有農家收成的季節,在美國秋天是去郊外看紅葉、採蘋果、搬南瓜、郊遊的好日子,秋天也是逛農夫市集得好日子。假日的早晨,秋陽低低的照在路旁的草地上,穿上輕便的服裝和鞋子,拿著編織的布袋或拖著車子去臨時設於鄰里小公園或是停車場的農夫市集買些水果和蔬菜,這是多麼享受的體驗。

這裡看到的農產品最多的就是青椒、彩椒、南瓜、番茄、各種莓果,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加工食品,例如歐式的大麵包、可頌、小餅乾,一些果農蜜製的包裝精美的果醬、小酪農作的起司,甚至有亞洲人來賣豆腐豆乾。他們無一不把自己的攤位打點的漂漂亮亮,有大圖輸出的背板、有很專業的LOGO設計、有些攤位在科技的使用上甚至不酥給大城裡的店家,他們使用網路行動支付、他們使用APP作行銷、線上下單預購、現場取貨等。

有很多小農選擇不供貨給盤商,而是親自將收成載送到農夫市集去賣,有很多人選擇不去超市買食物而是起個大早到農夫市集逛逛,為假日的餐點準備一些食材。無論是何種原因,我覺得農夫市集是一的幾乎所有人都喜愛參與的戶外活動。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別以為農夫市集因為是由農家自己收成自己賣少了層層剝削東西就會便宜一些隨便賣,那就錯了,我的經驗是那些農產品還是比超市賣的來得貴。東西比較新鮮?或許,至少那是剛採收的新鮮產品而不是用冷凍櫃千里迢迢從南美洲的農裝運來的產品,東西好吃?也或許,有些地方上小農作或烘焙坊新作的起司或剛烤的麵包確實是好吃,價錢公道?和全食Whole Food 的價錢比,差不多。

伊利諾州愛文斯頓是一個中西部小城離芝加哥約40分鐘車程,這裡的夏秋季的戶外農夫市集Evanston Farmers Markets是在星期六上午利用城裡公有停車場舉行,約有五、六十家廠商參加。它是由一個隸屬於市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所經營、招商,除了賺錢之外這個單位也兼具公共目旳:教育民眾吃新鮮的、當地種植的食物的好處,也利用網站和電子郵件供佈即將舉行的市場活動以及刊載一些有助於讓公眾了解食品、農業和環境議題的文宣,更藉由政府一些消費上的補助提供當地低收入市民讓他們也能享受新鮮健康的好食品。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集世界小吃美食於一堂 — 小歇市場TIME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小歇市場是芝加哥有名的觀光景點美食廣場,位於芝加哥城靠西邊的馥敦市場區Fulton Market District。馥敦市場距城中商業密集的區域走路大約20分鐘,該區是芝加哥新興的商業區,區內有很多原有倉庫改裝的辦公室、很多基地老房子拆除後在興建辦公大樓,也有很多相當高檔的街邊餐廳。這個美食廣場的定位或許就是針對這些上班族的午晚餐需求加上這城市的大量觀光人口而來。

Time Out Market建築物是利用原有的一間肉品加工工廠拆除重建而成,保留了大量原有的紅磚、屋頂鋼構造桁架和地坪並且再利用,因之整棟房子看起來就是這樣舊舊的,但卻是很符合現代機能上的要求,材料使用細節上手法也很現代。為了要使老房子無論在機能上或設備上合乎現代化的需求改建不如重建一棟,但使用原有保留下來的材料卻也將新建築和周圍都是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古蹟或老房子更新的另一種方式。

美食廣場規劃很簡單,呈回字形三邊都有攤位,第四邊靠馬路的一邊是一排吧檯,可以和沿街騎樓下的戶外座椅區相呼應。它的中央是一大片用餐區,為一個挑高的空間,裡面沒有任何柱子,客人可以看到上方斜屋頂和大片採光天窗,我去的那天是個好天氣,太陽光從上面灑下來,不熱而且很舒服,在芝加哥這樣天氣寒冷的地方這是一大享受。特別的是這裡的餐桌是長條高腳型,配上獨立的高腳椅,客人用餐無論是一個人來、三五好友來、亦或是一大群人一起來總是可以找到適合的位置。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這美食廣場室內面積約有50,000平方米,大約1,700坪,以台灣美食廣場的標準而言這樣的規模應該是相當大,但裡面只有約20家攤位,所以每一家門面都很寬,這樣不但點餐收銀有更寬的櫃檯面,還有寬闊的空間放飲料和副食的展示櫃,美國人的點餐習慣總是飲料、沙拉、甜點分開拿。重點是它這裡的攤位和在一般購物中心美食廣場全然不同,都是很有特色的世界各地的食物,韓國、日本、印度、希臘、墨西哥、中東都有,而且就算是傳統的外國食物它的烹調方式、擺盤方式等都比平常美食廣場看到的要精緻,當然它的價錢就不是一般餐車賣的地方傳統食物的價錢,這是現代美食市集的潮流。

我們到達Time Out Market 是上午11點鐘多,等決定要吃甚麼點完餐不一會兒就出現午餐人潮,只見附近上班族人群大批湧入,大多數人都是穿著整齊,西裝、襯衫、或洋裝,有一群年輕人顯然都是同事,點完餐湊在一起吃東西交談,每個人都精神奕奕,那場景讓我羨慕也佩服這國家的生產人口和這些人的敬業精神。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0 IMG_0589

不是賣咖啡的咖啡店 — 星巴克芝加哥咖啡烘焙工坊 STARBUCKS RESERVE – CHICAGO ROASTERY

星巴克芝加哥咖啡烘焙工坊STARBUCKS RESERVE – CHICAGO ROASTERY位於芝加哥市中心北密西根大道(華麗一英哩Magnificent Mile)上,這條街是芝加哥著名的精品一街,星巴克選擇在這裡開設它全球第六個,也是最大一個咖啡烘焙坊是有其原因-就是要在這樣一個世界級的都市、世界級的商圈去營造這樣一個世界級品牌的專門店。

這個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是一個5層樓的獨立的建築,零售面積共約1000坪 (很大?不大?),一進門顧客就被那貫穿所有樓層的咖啡輸送裝置所吸引,從這個作工精細的金屬裝置物表面的沖孔洞洞望進去,客人會看到一個個輸送提籃上上下下的跑,然後一根根金屬館從這裝置穿到各樓層,不管那是做甚麼用的,只是覺得這一切都超華麗超科幻的。店裡的主要上下動線就繞著這個大金屬桶轉,客人可以依循這動線一直到頂樓,在這裡客人會看到一個星星的LOGO,宣示著這家店的特殊地位。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店內每一樓層都設有零售櫃檯,提供不一樣性質的餐飲,在店門入口處有服務人員發送樓層簡介告訴客人在哪一層櫃台可以點甚麼飲料或食物,就算這樣,我們還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完成買飲料的動作,原因是我們有人要喝哪啡有人要花茶有人想嚐其怪的飲料,這要上下樓層跑,當然有人要先找到位子大夥兒才能坐在一起。觀光客的行為真的不是原來設計師或經營者設想的那麼單純。

我們點了三款特殊產地的咖啡,店家用很漂亮的銀色咖啡壺呈給我們,並且附上設計精美的卡片。咖啡烘焙工坊的一個賣點是它會為特殊來源的咖啡豆用特別的手續去烘焙,當然這種小量的烘焙是在它店裡那組很炫的機器裡去完成。咖啡香氣和口感當然比在街上一般星巴克的咖啡好很多,但這在那裝潢炫麗、人聲吵雜的場所加上觀光客那種好奇、興奮心情的情境下效果打折不少。相較下東京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坊氣氛就營造的好很多,大概日本人比較斯文吧?

與其說這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是一家咖啡店不如說是一家以咖啡為主題的主題樂園。在這裡,喝咖啡是整個過程中很小的一部份,而身臨其境的體驗是這家咖啡店要賣的商品,這種「沉浸式」體驗是包含了空間的設計、週邊商品的開發、陳設、各種飲料沖泡時的噱頭、蒸汽、香味、聲音等等,這種種效果的營造讓客人心甘情願的在門口排隊或掏錢消費。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 – 台中大遠百「foodrepublic大食代」

「台灣老街」是否適合或如何作為商場的主題,這是在作商場定位決策時就應該想清楚的一個議題。而用一堆老房子的構件門板窗板混搭著便宜的建材裝釘而成的店招加上早已氾濫成災的台灣印花布拼湊出的場景,這是商場經營者希望顧客去體驗的「台灣老街」的意象嗎 ? 這樣的一個場景可以引起消費者共鳴,達到商業目的嗎 ?

商業空間設計的經驗法則是提供顧客一個光鮮亮麗、乾淨舒適的購物或用餐的環境,在這個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foodrepublic大食代」卻是給人昏昏暗暗的、老舊破爛、東拼西湊的感覺,當然有些細節是特地做出來的效果例如燈罩上少了一片板子,但我也不覺這有甚麼美感。尤其當我看到一些雕工精緻的窗櫺被拿來和其他廢料拼湊在一起當作小吃街攤位的壁板,我真不能感覺到其中的主題,也感覺不到設計上的巧思,只是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人如此暴殄天物,並惋惜當年不知花了多少銀兩才做出來的一個用以炫耀的物件怎麼會落得此下場。

「台灣老街」給人的刻板印象是這樣拼拼湊湊的嗎 ? 那也不盡然,走一趟迪化街你可以發現那裏有多文青多有創意。近一、二十年來,我們看到很多很多老房子,不管它是台灣式街屋、合院、洋樓、還是日本式的辦公廳舍、廠房、宿舍被小心的保留、整理、使用,注入新的生命。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管是這些房子的主人、設計師還是使用單位大都懷著謹慎的態度以對待這些先民移留給我們的資產,在這些場景裡沒有人將老件視為主題佈景,相反的我感受到的是我們和我們父母親、甚至祖先過去所經歷的生活的連結。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集食行樂

都市裡場所的創造者—集食行樂

如何定義一個商場是否成功? 商場是否成功並不在於它是否為大師的設計,是否擁有雄偉的外殼和炫麗的空間,而是這個商場是否能吸引足夠客人,顧客是否願意掏腰包,店家是否可以賺到錢。

「集時行樂」是一個大型的食品市集FOOD HALL,位於捷運圓山站旁,是利用台北花博原有的空間和設施改裝而成,它甚至不是一棟為做生意而設計的商場建築,但從這場所在每一次造訪時看到都是塞滿著客人,包含男女老少各種客層,從事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年輕的爸媽帶著小小孩來這裡放風,國中生成群結隊在穿廊上排練街舞,男女朋友漫無目的的在小攤位前閒晃,老年人悠閒的作在那裏看著這一切的發生,所有人都是這般怡然自得讓我相信這地方是一個成功的商場。

「集時行樂」基本上分成三個部份:零售店面,這是利用原來中山足球場看台下方空間形成,包括神農市集(超市)、一些酒吧和一些潮牌飾品店家;美食廣場,是圍繞著看台旁邊用貨櫃屋圍出來的一片有遮陰的空地,放滿了一排排桌椅和花車,賣一些比較特別得異國小吃;主題餐廳和室外座席區,這是由五六個異國食物主題餐廳所圍塑而成。商場整體雖然是一個因地置宜混搭出來的臨時構造,但不管什麼時候這地方總是充滿著活力,廣場空地總是有街頭藝人在表演,吸引了數十上百人圍觀,主題餐廳也是滿滿是人,就算是下午時段還是有客人在室外座席區吃喝、消磨悠閒的時光,連帶的在旁邊的室外草坪和臨時市集也都是熱鬧非凡。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神農市集」是「集時行樂」的一個主力店,雖然是一間超市,但這超市特別的地方是它賣的東西大多是台灣自己的品牌和一些小農的生產的產品:澎湖來的小捲XO醬、西螺來的醬油,還有一些很懷舊的商品,例如明星花露水、貝林痱子粉和鄉下哪個小工廠作的毛刷等等,其實到這裡來的客人也都不是為了柴米油鹽,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只是想進去東摸西看,發覺一些有的沒的食材、醬料,買一兩樣不算便宜卻還花得起的東西。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成功商場或商圈的形成有極大的一部份因素是它的商業環境能夠讓客人覺得舒適,並且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這場所的一份子。營造一個商業場所不能與規劃一個商業區或設計一個廣場或興建一棟建築物直接畫上等號,商場的規劃興建不足以保證顧客能登門造訪店家在這裡可以生意興隆,場所營造意味著場所的創造 PLACEMAKING ,並專注於空間的改造,以加強人與這些場所之間的聯繫,所有的設計應是圍繞在「使用者」的出發點上。唯有能夠吸引人才是成功的商場,「集時行樂」確實作到了這一點。

信議遠百餐廳街

以老街為主題的商場 – 遠百A13餐廳街

地方特色為主題的商場內裝是許多購物中心開發業主想要營造的氛圍。在泰國購物中心有以運河、船屋和竹編棚子為素材打造的場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在台灣,老街、客家莊、廟埕戲棚也是很多開發業主常久以來就沒放棄的想法。

信義區遠東百貨4樓的餐廳街是這些年來作的以老街為主題最真實、最細膩的商場,更難得的是這一餐廳街都是中式餐點而且各個都是精挑細選:春水堂、渡小月、四川吳抄手、朱記餡餅粥,加上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吃攤車。這樣的整體的效果呈現一定大大實現了開發業者的夢想。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但是,我心中仍存困惑:

台灣有這麼多的老街,購物中心裡的人造老街對一般消費者真有其魅力嗎?如果消費者想體驗老街的氛圍,他為甚麼不去大稻埕逛一逛,那裏的感覺不是更真實嗎?

在國際觀光客密集的都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購物中心,尤其是美食廣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一個相對沒有那麼多觀光客的都市這樣一個以地方為主題的場景有其相對應的效果嗎?

退一步來想,如果將老街意象從這空間剝離,在一個花同等心思設計或同樣預算的內裝氛圍裡,單純一個以台灣或中國小吃為特色的餐廳街是否同樣的具有吸引力?

是否因為這樣公共空間氛圍的營造使得這些有特色的餐飲品牌有較高的意願進來,進而也更容易營造這整體的氣象?購物中心的主題是要和商品結合,否則淪為皮毛也無法永續。

或許這些問題真的需要經營團隊站在很客關很理性的角度去探討,也或許這樣的議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位老闆喜歡才是所有事情的原動力。但無論如何遠百A13 4樓餐廳街是一個很成功的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購物中心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尋找購物中心裡的台灣味 —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出差台中除了到公益路大啖美食外總不會忘了去逛逛金典綠園道的「第六市場」。每次逛這一家「開在購物中心裡的傳統市場」就讓我覺得它變得更充實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剛開幕時還有一些五十元商品和一些不搭嘎的文創商品的櫃位現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生活的食品和小吃攤位。我不禁想這不就是我這些日子尋尋覓覓的,活生生的台灣版食品市集「FOOD HALL」嗎?

整個感覺上「第六市場」生鮮蔬菜肉類的攤位逐年的變多了,貨品種類也變得更豐富更有傳統市場所特有的庶民的氣息了。不一樣的是這裡賣的是來自附近鄉鎮農場的(有機)蔬果,在傳統市場裡很少菜販會告訴顧客它的菜的來源。讓我覺得興奮的是這裡的小吃攤 —- 不像一般購物中心裡的美食廣場,攤位有著同樣的裝潢,賣的是千篇一律的鍋物、拉麵等 —- 它賣的是一些傳統的台灣小吃,攤商擺設都不一樣,大多座椅都設在攤子旁邊,有的使用老件桌椅,讓我想起古老年代台北圓環的情境,甚至還有一家撐起藍白紅塑膠天棚、擺上紅色得餐桌和圓凳,營造辦桌的氛圍。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Continue reading

caldi coffee farm

購物中心裡的雜貨店 — KALDI COFFEE FARM 咖樂迪咖啡農場

line01
KALDI 咖樂迪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商品很接地氣,是一般人會買的食物:糖果餅乾咖啡、油鹽醬醋,但每一樣商品都是獨具特色,不是一般在量販或超市可以買到的。它不是我會特地去買東西的地方,但卻是每次我逛購物中心經過時都會進去瞧瞧、買幾樣有的沒的小確幸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意像上它很日本,但表達方式確是很隱晦很含蓄,相較於台灣的以「𥴊子店」 為特色的店家,它不「文青化」也不「公式化」也不「低俗化」,這是我覺得KALDI 咖樂迪可以走出日本,在世界各地立足的地方。

line01
咖樂迪咖啡農場KALDI COFFEE FARM是一個在日本很常見的日用食品連鎖商店,在很多很多大型商場裡都可以發現它,在台北的購物中心也有這店家的蹤跡。
KALDI的每一家店都很相似:淺淺的店面,曲曲折折又狹窄的走道,淺淺的小小的貨架,從店裡堆到店外滿滿的貨品。它賣的東西雖然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吃食,但卻與一般的超市商品不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包裝、不同的內容物,例如各式各樣的咖啡豆、吊耳咖啡、即溶咖啡、從義大利進口的整棵牛番茄的罐頭、撒拉米、從印度來的咖哩醬包。我也在這裡也發現一些小時候家裡出現過的零食,像是從裝在鐵盒子裡的水果硬糖,在那年代那樣的零時總是在有人送禮才能嚐到,糖吃完後,小鐵盒子總是小心翼翼的收好。我在東京店日比谷的中城購物中心MIDTOWN HIBIYA地下樓街HIBIYA ARCADE無意間遇到的這一家咖樂迪,相對起來這家店規模是大許多,規劃也寬敞了許多,就是日本人那種特有的尺度好像少了一點點。

caldi coffee farm
caldi coffee farm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