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的開發策略

對於開發業主和團隊而言,每一個開發案應該是充滿著想像和機會,它是一個具有前瞻性並結合最新土地開發和零售方法的最佳的方案,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土地的價值並賦予該基地活力。因之,在開發規劃階段開發團隊應有更多相關且全面的策略性方面的討論,嘗試各種足以創造不但能讓人耳目一新並且是一個可以有營利可以永續經營的個案,而不只是關注在建築師圖面上的一些開發量體的計算式和數字、更不應只是一棟將開發容許強度作滿、符合所有相關設計規範的建築物。

發揮土地利用價值的第一個要思考的是土地用途組合,如何才能創造一個可以超越可預測的範圍並且令人耳目一新的開發案。在土地使用強度不是那麼高或是取得代價相對低廉的地區以傳統零售為單一開發用途是一個選項,但在土地取得代價高昂的都市地區,為了充分利用這片土地,單純零售已不能解決龐大開發量體的問題,必須與其他用途作結合,例如旅館、辦公室、住宅等,並在不同的用途之間產生互補或綜效。

若從單就零售業種考量,謹慎考量選擇開發案的主力店是很重要的。主力店需要能聚客,這是它存在購物中心的首要目的。主力店有很多種選擇,供公眾使用用途,例如車站、市民中心或甚至圖書館; 娛樂場所,例如電影院或劇院;平價大賣場都成功的主力店新零售選項。 關鍵問題是開發團隊需深入了解該地區市場需求並能夠在開發基地上提供滿足這需求的設施。

在選擇一般的零售廠商方面,將久經考驗的零售廠商與更具特色甚至是本地的零售商相結合,可以為開發案創造更廣闊的市場。 全國連鎖店為購物者提供了信任度與忠誠度,而獨特的或在地的店家則為商場帶來新鮮感與特殊性,這是讓新的購物中心能與眾不同並吸引顧客前來的理由。

越來越多的大型商場開發案採取混合非傳統零售業種以增加其吸引力,例如電影院、餐廳街、或大型室內遊戲場等娛樂場所可以補充零售用途。雖然這樣的組合並非在所有地方都適用,但是當開發項目包含獨特的用途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願意參與這一個案子。有效且實際的市場分析將有助於確定對不常見的用途組合的投資何時可以獲得回報。

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的使用組合也可以超越零售和娛樂。 例如將住宅用途(無論是出售或出租住宅)引入開發案,這樣可以減輕開發案初期的現金壓力。此外住宅部分也可為零售業提供了客源,社區形的便利零售業,例如小型超市、超商便利店、小型餐飲等都是吸引那些對獨特生活樣式較為注重的人們,一般的經驗來說大多數成功的零售商場都與成功的住宅開發有著密切關連。

都市地區的開發案會因為容許開發強度較高、或者開發規模較大等因素,購物中心、商場成為諸多開發用途選項之一,開發案可能包含辦公大樓、旅館、甚至是車站等,這時它開發策略就遠遠超出商場營運的評估範圍。複合型式大型開發案的開發策略涉及各個開發用途的專業領域、要評估檢討的內容也更複雜,一個包含各領域的專業顧問團隊是開發案順利推動的必要條件,僅由少數業主成員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以有限的經驗或知識去模擬這樣一個複雜的開發案未來的使用通常無法帶領開發案朝既定的目標前進。(這是常見開發案經常在原地打轉的原因) 。

基地的開發方式與其內容一樣重要,關鍵決策包括各個開發內容量體佔比,它們之間相互的關係,垂直開發或水平開發;地面停車或地下停車甚至另行興建立體停車場 ……..。一般而言零售商場會是安排在較低矮的樓層,辦公樓或旅館則可配置於其上或較高樓層。其次,各個開發內容在基地上的位置和使用者的性質有相當的關係、使用者和顧客還有汽機車的出入口、和周遭環境的關係等。開發最終還是給大家使用,為視為公共領域的一部分,因之它的公共空間的設計攸關開發案的成功, 一個高質量的設計、材料和施工將必然會增加開發的價值。

western market DC

學校餐飲設施也可以美食市集經營 – 西市場Western Market Washington DC

line01

對於大學餐廳我們的刻板印象總是那種在硬體上因簡就陋沒什麼裝潢,來承包經營的業者也因為流動性高都使用現成的設備東湊西湊,比起一般小吃街的用餐環境、經營細膩度實在有很大的距離。然而,新世代的大學生的品味和對生活品質上的要求不但提升也有很多元的變化,便宜已不是他們選擇的唯一考量。學生餐廳需要跟得上時代。
line01

西市場是一個小型(規模大約400坪)的美食市集,位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校區的邊緣,是該校新購置的校舍,這個校舍供多種用途使用,除了有銀行、辦公室、學生宿舍,它的一樓就作為美食市集和零售用途,對象除了學生外還兼顧了附近的居民和辦公人口。這是一個很靈活的想法,善用學校資產,這點美國私立大學是比台灣的公立大學來的高明很多。

西市場是一排約有十幾棟被註冊成歷史建物的連續街屋和緊鄰它們後面的一棟龐大的商業辦公大樓的一樓規劃而成的美食廣場。這排街屋各自有其臨街獨立門面出入口,經營各式零售和餐飲,有很多餐廳將坐椅陽傘擺在路邊,秋天的早上只見客人悠閒的坐在傘下用他們的早午餐很是優閒。街屋開有三個出入門廳可以進入到後面的美食市集,這市集是由一條挑高三層樓的走道一邊串起所有的商業設施,包含餐飲、零售店面和小吃攤位和坐席區,另一邊連接前面街屋的後邊的不規則的原為街屋的後院的空間,因為它的不規則的形狀,在設計上就用玻璃照採光來填補,光線透過玻璃罩灑進走廊的主要動線創造出很陽光的空間。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西市場Western Market也叫作紅獅街屋 Red Lion Row,這排街屋興建於19世紀中葉,因其所處位置介於白宮和喬治城之間比較沒有商業氣息,到20世紀中葉就已經很破敗,其中有幾棟房子陸續遭到開發商拆除,在1976年當開發商正準備再拆除其中一棟已經被列入古蹟的房子時引起當地古蹟保護人士出面制止,並向法院申請緊急臨時保護令,經過兩年的協商這排房子中於被保存下來。在1982年建商在這排街屋後面蓋了一棟大樓並且也復原了被拆除的幾棟房子,形成了一個大型的複合式建築。這是古蹟保存並賦與新生命的好例子,美中不足的是後面新房子實在太大了,比例上壓制了前排老房子,所以後面這棟房子有個暱稱叫郵輪建築,就像超級郵輪塞在歐洲觀光小港裡一般,來暗諷這手法粗糙的設計。

如同其他美食市集,西市場的招商也很有特色,每一小吃店家都有其來頭,有幾家是原來在DC就是很有名的人氣餐廳來這裡擴點,有幾家是有名的餐廳廚子自己出來創業,還有的是街上有名的餐車轉戰而來,有特色的人氣餐廳加上網路的推崇很容易的就將這一個於2021年秋天開幕僅一年的美食市集炒熱起來,連帶著帶動了這一區的知名度和附近的更新。

我到達西市場是一個周末的早上,或許也正值學校放暑假的日子,整個商場並人不算很擠,看來大部份是來上暑期班的外國學生,只見他們悠閒的晃進來,點了餐拿了食物就加入其他已經在場的一群一群的同學的談話、嬉鬧、討論功課。這實在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學校餐廳得機能除了供應學生三餐也應是學生學習、社交聚會的場所。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 – 台中大遠百「foodrepublic大食代」

「台灣老街」是否適合或如何作為商場的主題,這是在作商場定位決策時就應該想清楚的一個議題。而用一堆老房子的構件門板窗板混搭著便宜的建材裝釘而成的店招加上早已氾濫成災的台灣印花布拼湊出的場景,這是商場經營者希望顧客去體驗的「台灣老街」的意象嗎 ? 這樣的一個場景可以引起消費者共鳴,達到商業目的嗎 ?

商業空間設計的經驗法則是提供顧客一個光鮮亮麗、乾淨舒適的購物或用餐的環境,在這個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foodrepublic大食代」卻是給人昏昏暗暗的、老舊破爛、東拼西湊的感覺,當然有些細節是特地做出來的效果例如燈罩上少了一片板子,但我也不覺這有甚麼美感。尤其當我看到一些雕工精緻的窗櫺被拿來和其他廢料拼湊在一起當作小吃街攤位的壁板,我真不能感覺到其中的主題,也感覺不到設計上的巧思,只是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人如此暴殄天物,並惋惜當年不知花了多少銀兩才做出來的一個用以炫耀的物件怎麼會落得此下場。

「台灣老街」給人的刻板印象是這樣拼拼湊湊的嗎 ? 那也不盡然,走一趟迪化街你可以發現那裏有多文青多有創意。近一、二十年來,我們看到很多很多老房子,不管它是台灣式街屋、合院、洋樓、還是日本式的辦公廳舍、廠房、宿舍被小心的保留、整理、使用,注入新的生命。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管是這些房子的主人、設計師還是使用單位大都懷著謹慎的態度以對待這些先民移留給我們的資產,在這些場景裡沒有人將老件視為主題佈景,相反的我感受到的是我們和我們父母親、甚至祖先過去所經歷的生活的連結。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購物中心內裝

購物中心內裝管理的計劃與執行

啟動時機:購物中心內裝管理通常在購物中心開幕前兩年就開始做準備,包含整體時程擬定、內裝規範擬定、給進駐櫃位廠商的底圖及工程界面清單製作。餐飲櫃的設計說明會在開幕前一年半就應舉行,好讓他們有充分時間做設計及完成圖審、並將部分與建管相關的工事在使照申請時能一併完工送審。一般櫃位的設計說明會在開幕前一年舉行,尤其是對於需要國外做設計、核准的國際品牌,他們需要較長的工作時間。至於一些本地的廠商或許他們不需那麼長時間作設計施工,相對的他們設計師甚至品牌都需要較長時間跟他們解釋相關的規定,他們也需較長時間才能將圖面整理清楚並審查核可,到頭來還是需要一年的時間。

設計規範:內裝設計規範條文是否言之有物並且可以據以執行是規範製作的重點,設計規範需反應經營者希望他這個商場長甚麼樣子,要如何經營管理,與承租廠商要如何互動,其內容需要經營者的直接的參與,單憑內裝管理單位根據經驗或公共區裝修設計師憑空想像是行不通的。規範的設計(立法)和實際執行(執法)是垂直的互相關聯的,條文規定窒礙難行,到頭來形同虛設也是沒多大意義。

無差別管理:內裝管理要面對的少則數十家多則數百家廠商櫃位,每一櫃位都是獨特的個體,賣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需求,在對招商部門他們也各有不同的條件。但在執行內裝管理時,不管是國內、外廠商都須依照規範而為不能有特例,否則就很難以有限的人力去管控,這需要內裝管理單位謹守原則,也需要經營管理招商單位力挺。當然有些國際廠商和在地廠商條件面是存在不同,但面對整體性的要求內裝規範和相關施工規則還是應該一視同仁確實執行。

設計底圖及介面:設計底圖(有人稱之為白圖)是業主提供給承租戶有關店鋪的資訊,內容包括每一承租戶的建築及設備介面,以作為其設計師作設計的依據。這些圖面的資訊當然需要與點交時承租戶接收到的實際設施一致。設計底圖本質上就是竣工圖理論上由營造廠提出,然而在製作底圖時(開幕前一年半)許多設備仍未到位,因之底圖與施工完成點交給住戶的狀況總會有所落差,落差的程度與機電技師和營造廠能力有相當大的關聯,技師的圖面不全或營造廠沒按圖施作都會是原因,在很多案子迫於工程進度落後和開幕日期的壓力,業主就只好以現況點交,仰賴承租戶去釐清源頭設計或施工上的缺失,這是權宜之計通常也是一切責任混亂的開始。

圖面審查:圖面審查應依據設計規範為之,設計規範上有規定的一定要求內裝設計上作到,規範上沒提到的或是有模糊的地方就要看審查時送審對與審查單位雙方如何協調。審查通過的圖面內容承租戶的施工單位就應照圖施工不能隨意更改,尤其是那些和法規及機電相關的內容,不照圖施工導致任一差錯都與執照取得和開幕日子有關,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失誤。

設計審查者:審圖的人對於審查內容應十分清楚,並對建築、消防相關法規條文有基本的認識,通常法規部份內容需仰賴申請使照的建築師幫忙審查,其實就算是建築師事務所同仁在不同時間也會有不同的判斷,這也經常會造成困擾。圖說審查的態度應該是在協助送審設計師將設計作到業主期望的要求,而不是採取對立的挑毛病的態度,這樣會加快審查的速度。

綠建築:綠建築相關規定是記載在建築執照上,業主答應地方政府要作到的項目。與室內裝修有關的是內裝材料的使用和材料核可證明文件的開立與取得,需要內裝管理單位清楚的確實的要求施工廠商在施工前提出。類似這樣要求施工時經常被忽略,以致建築物無法取得綠建築標章,業主也無法向政府要求返還在申請綠建築標章時付出的大筆押金。

施工管理:內裝施工規範的罰則是工地管理上面對數百上千來至四面八方的工人必然會有的規定。例如工作人員在工地不能喝含酒精飲料,否則罰款,工程垃圾不能隨意拋棄,否則罰款。然而罰款的目的不能嚇阻工人不做違規事情更不能增加管理單位收入,工地現場環安衛要能順利推動開工人紅單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重要是在溝通在和諧的關係。

預備金:不同廠商櫃位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比較大的供電需求、比較大的空調需求,這些工程上的變更或者可以用使用者付費的邏輯去要求廠商支付修改的費用。面對因招商條件不同所衍伸的工程變更,招商應自己有工程變更的預備金來支付,原因是這些支出邏輯上都可用招商條件面上的收入,例如提高租金或收取公裝補助費去攤回。將因不同原因所導致的工程變更追加費用歸類分開,會使所有做決策的單位更能負責任,屏除吃大鍋飯的花錢心態,並且消除不必要的內部摩擦。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台中港二期

三井「MITSUI OUTLET PARK 台中港」是台灣中部沿海地區第一個購物中心,也是三井不動產公司首度在台灣海港地區開發的針對中部天候特色而設計,結合開放式和封閉式商場設計的OUTLET購物中心。

「MITSUI OUTLET PARK 台中港」第一期於2018年12月開幕,其後續增建的第二期工程乃在原有商場的北側規劃增加2條東西向和1條南北向的一層樓開放式購物街,本次規模共增加54家店鋪,包括2餐飲廠商。第二期商場設計仍然保留原有的海港設計原素:顏色和材料並以更多的植栽,更好的建材塑造更加優閒放鬆的LIFE STYLE休閒意象。

桑林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負責本案承租廠商裝修(C工程)之內裝管理,執行該案內裝設計規範以及設計指針書及各承租廠商的櫃位基本資料製作,審核各承租廠商的設計圖面以及機電設備使用量,負責廠商進駐的點交,並於各階段進行控管與三井營運團隊的溝通協調,竣工檢查,驗收移交。

商場櫃位廠商裝修(C工程)之內裝管理的工作在確保進駐廠商的室內裝修設計、施工及道具擺設、商品陳列除了符合各自商家之需求外並能符合業主對於商場整體呈現的期待和符合政府建築管理法令的規定,例如店家外招的型式、大小、照明;店家的櫥窗擺設、透視程度;陳列貨架的位置動線安排知法規檢討、照明、空調設備容量檢討等,使承租廠商能在短時間內順利開幕營業。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三井 Mitsui Outlet Park 第二期
購物中心內裝管理

購物中心內裝

購物中心的室內裝修包含商場室內公共區的裝修(業界稱為乙工或B工事) ,例如挑空中庭、公共走道、電梯梯廳、廁所等,另外就是出租給承租廠商店鋪櫃位內部的裝修 (業界稱為丙工或C工事) ,前者由開發業者負責設計施作,後者由承租廠商負責設計施作,這種區分是以購物中心運作的邏輯而來,在很多場合商場並不是純然以購物中心的方式運作,這時就有類似百貨公司的統裝區產生,開放的櫃位空間它的裝修由業主設計施工,承租廠商進來將展示櫃、道具、商品擺上就可作生意。

公共區裝修通常由業主發包給較大的專業的商場空間設計公司設計,有時他門也會一併施工,有時設計和施工分開以免有設計公司球員兼裁判的顧慮,這就看業主的考量。各別店舖內部裝修則是由承租廠商聘請設計師與內裝公司執行設計和施工,業主則經由成立內裝管理單位審核這些設計師提出的設計圖,並督導內裝施工廠商的工地進行。

前述內裝管理室可以是一臨時的編制,由業主委託專業的顧問公司執行,也可以自己組建團隊,在購物中心開幕後將其納入商場的固定編制,因為商場隨時都會有廠商進出櫃和內裝協調上的人力需求。

購物中心的開幕前置作業

購物中心開幕前置作業期一般是指從購物中心工程完工,取得使用執照到開幕日這段時間約為6個月。使照取得是開發案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代表許多外在的不確定的因素都已克服,此時,開幕日期也可很準確安排出來。許多國際廠商也要等使照取得才會認真的去思考簽約和內裝施工事宜。開幕前置相關介入的人數眾多工作繁瑣,此時更需要一組有經驗的領導才能按部就班向前。各部門工作大致如下:

營運方面,購物中心的大部份人員都會在此時招募建置完成,有時甚至包括店總經理也是在這時候物色。購物中心營運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雖可在稍早就開始建立,但整個組織架構、訓練、測試都會在此時逐步落實。

招商方面,使照取得時不但主力店家招商作業應已完成,甚至是一般店家的招商作業都應已大部分(80%)完成,這樣才有時間讓廠商作後續的進場安排,例如店鋪的內裝施作、道具安排及鋪貨。招商進度不如預期會影響開幕日期,更改開幕日因和廠商換季鋪貨有關通常都會涉及違約,需審慎為之。

工程方面,這段期間主體工程(甲工)已經完工,因此工作的重點應是逐步開始作工程的驗收點交,機電、空調、消防等大的系統需要長時間測試與調整,並且與廠商內裝有關係的應該優先執行。執行點交的人員當然是原來業主專案團隊的工程師且應延續他們的工作到日後購物中心的維修管理。

公共區域內裝(乙工)施工,理論上公共區內裝有大部分是要在使照檢查前完成,這是取得使照必要條件,但也有些工程不涉及使照,例如商場服務性設施如商場辦公室等,就會安排在使照後開幕前這段時間完成。有一些不包括在主體工程裡面的營運及管理系統工程,停管、保全CCTV、指標、POS系統等,大多都會在這段時間施作,業主需要在這之前陸續建立完整的營運管理團隊去對應這些系統的規劃設計及間工查驗等事宜。

廠商裝修(丙工)施工,有一些主力店因工期較長需安排提前在使照取得前進場施工否則就無法與購物中心同時開幕,例如主題餐廳廚房因涉及諸多系統,給排水、瓦斯、消防區劃等、這些都是和使用執照有關需在執照取得前就需完成,因此主題餐廳的設計和施工就必須預先作安排。其它小櫃位因其裝修相對簡單,有的一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就可以,但應該注意的是開幕前一兩個月是廠商進場施作的高峰時期,工地可能隨時都有上千人在施作,工地的內裝施工管理於事前必須將管理規則明定清楚,尤其是物料及人員進出管控,這部份通常需要原有營造廠(甲工)幫忙作協調。

廠商進場,各櫃位在經歷過裝修施工期後,商品進場擺設就顯得容易得多,通常廠商會等到最後時刻再進場,為了避免互相干擾,業主物管或內裝管理單位還是需預先做好時程和動線,尤其是停車場和電梯的安排。

最後,開幕式是購物中心開發專案工作的總結,總是要風風光光呈現,這也是需要團隊的公關、企劃、招商、甚至所有的工程人員不眠不休的全力配合,才能在鞭炮聲中畫下句點。

購物中心開發的可行性評估

line01

購物中心「開發可行性評估」有很多用途,一方面經過有系統的分析它讓開發業者更清楚認知一個開發案在開發過程甚至開發完成後一定時間內所會面臨的各個面向的問題包括開發規模、期程、定位、潛在招商對向、財務支出及營收;另一方面它也是商場開發業主據以與無論是潛在的投資者、聯貸銀行、甚至目標主力廠商溝通、爭取的工具;開發團隊也經過有系統的評估過程讓整個開發策略更加清晰或更加靈活。
line01

開發案可行性評估因為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評估項目和重點,在一般商場開發案的可行性評估針對商場相關議題去作陳述與分析,其工作大致可分成土地、市場、財務三方面來討論:

基本資料分析,這是每一評估報告都要作的功課,內容針對基地立地條件分析,商圈的劃定、商圈範圍社會經濟條件分析:人口結構與未來發展、家庭所得分配等,這些資料在某些程度上會將開發案的客觀條件描述得好像錢景看好,業主當然也樂見開發案光亮的一面,例如許多上位計畫都是很久以後才會實現,氣不長的商場或許也等不到那天的來臨。
土地使用分析,包括基地的大小、對外交通、未來可興建建築物的規模、工程造價預估,大約完工日期等,這些有關硬體建設的預估是整個開發最可掌握的最實際的資料,也因為涉及金額龐大足以影響整個開發案的可行性。

市場可行性分析,這是對該地區的既有的零售市場分析,包括可用市場的規模(胃納量) 、市場特徵的定性分析、現有的商場競爭對手的表現、和未來會增加的潛在對手、既有這些商場的定位和業種組合、有甚麼樣子的特色或店家進駐,要進入這市場有甚麼立基,如何與現有商場競合。
商品規劃構想,根據分析可以推估設定商場的定位,商場的來客年齡是甚麼樣的組成,收入是甚麼樣的組成,商場的商品是高單價還是低單價,各類型商品佔比各是多少,有甚麼樣的主要的店家是理想的招商對向。

商場營收,根據不同的業種和收租坪效,建立財務模型,提出運營期間財務估算將包括:各業種的營收預估、營業費用、營業利潤或盈餘。

開發成本擬定,根據推估的營收能力去核算開發成本,並決定一個開發案可以花費的最高金額,以確保開發案是一個有效率並且投資者可以有合理的回報案子。 開發成本並應與其他類似規模開發案的實際開發成本作比較, 這種比較將為開發案是否可以為其投資者帶來回報作參考。財務可行性評估也包含資金結構、融資來源、金額及利率和股權投資者的投資報酬等

開發策略評估,根據不同的開發構想可模擬出不同的開發情境,每一種情境也當然會有不同的財務結果,例如有一種開發情境是以三分之二的容積拿來蓋商場,包括量販店、電影院、餐飲零售,其它三分之一用來作旅館,這樣的開發情境當然會不同於於用三分之一的容積來作商場另外三分之一的容積作室內主題樂園再三分之一的容積作渡假旅館。比較每一開發情境,開發團隊就可以很客觀的提出開發策略,當所有的資訊都有同樣程度的掌握,開發策略的擬訂看起來就似乎很理性。

其實策略評估也不僅止於開發初期的工作,因為除了市場外在條件一直在改變外,開發者永遠都會有那份好奇心想知道其它更符合商業需求的組合,就算開發後期也會遇到。例如某一樓層有1500坪商場,是要拿來作影城好呢?還是作電子遊戲場好?這是作為開發團隊的一員在開發的每一階段永遠要去面對的問題。

「開發可行性評估」不是一本報告用來給政府機關或媒體公關博板面用的,它是一個工作流程,除了作評估的顧問單位外,開發業主的財務單位、商場營運招商單位、開發案專案團隊、建築設計顧問都需協同一致取得共識並謹守遵循。我們常常遇到開發業主花大錢請有名氣、信譽的顧問單位作可行性評估,但是作完後就將它放在檔案櫃裡好似不曾發生過這事一樣,這是相當危險的作法。

生活方式中心

生活方式中心 — 適合都市發展的購物中心

line01

生活方式購物中心是一種超越傳統購物中心的零售開發方式,它是在創造一個購物環境讓人在具有視覺吸引力且適合步行遊逛的環境中提供購物、餐飲、娛樂和文化體驗。 這些商場通常強調戶外空間、景觀區和親切的建築設計,以創造更具吸引力和愉快的購物體驗。

生活方式購物中心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的 The Grove。 這裡匯集了高檔購物、餐飲場所、娛樂場所以及現場音樂和農夫市集等定期活動。 設計融合了街道、人行道和廣場空間,為遊客營造了充滿活力和誘人的氛圍。

line01

在工商綜合區開發案年代,購物中心多蓋在市郊工業區,開發案的內容不外乎是商場、影城、量販店。如今,購物中心已不再是單獨存在的量體,甚至也不再是商業開發案的主角,開發案內容幾乎是包羅萬象,商場更可以是辦公大樓或住宅大樓的低層裙樓,可以是和捷運站體共構的一部分,甚至是大巨蛋賴以活存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看到位於郊區的目的大型商場開發案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較小規模的都市生活方式為重點的混合用途開發案,隨著這種開發案繼續在整體零售市場中比重增加,商場開發的模式和優先順序也正在發生變化。

首先可看到的是,由於開發規模變小,店面縮小往往有利於小型商店、地區型零售商店和餐廳的發展。同時大型零售品牌也意識到這趨勢所存在的商機,並且發現到跟隨這群新的顧客群進入新市場的價值,他們正更努力去融入社區,亦即推出更新、更緊湊的樓層平面和商業想法,而且在銷售和推廣上去吸引更多當地的消費者。

那些大型的傳統的零售商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融入和適應都市生活方式中心? 他們如何讓他們的商業空間感覺更接地氣,並更能打動那些尋求更個性化和體驗式生活方式的消費者的心? 以下一些策略值得深思:

靈活的策略早期進入都市生活方式中心的大多是當地和區域型小零售商,亦即那些單一性的概念店和鄰里型商店。為什麼大型品牌廠商很難打入這些生活方式中心,原因首先是他們對較小格局較難接受,其次他們評估設櫃機會有其一套其制式的方法,但在一個開發或重建初期階段新興社區,可供評估的數據通常缺乏,在參考數據不可得的情況下,這些保守的全國性品牌就不會考慮進駐。然而如果全國性零售商可以聰明地超越數據和傳統指標的束縛,並且看到新興市場帶來的機會價值,利潤豐厚的機會就會是努力的成果。

格局,銷售和擴點以美國為例,從沃爾瑪、塔吉托百貨到全食和五十元商品,全國零售商對於商店規模和格局都表現出更加靈活和適應的意願。 雖然店面空間限縮商品總會受限制和需要妥協,但是一些全國性知名的大型連鎖店願意推出全新的城市概念店,這些都說明了這些小型開發案的價值。全食正在推出更小格式的365概念,提供更平實的價格。 塔吉托百貨是小型城市商店的大品牌創新者,同時塔吉托百貨也一直在實施旨在吸引當地觀眾的商品推銷策略。 雖然許多全國性品牌已經都有完善的營銷網絡,但通過與熟悉當地市場狀況的業主合作,他們可以產生更多樣的吸引力。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clarendon

聚焦於在地需求當考慮進入混合使用開發商場時,全國性零售品牌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與當地社區合作,積極投入社區性的計劃促銷和特殊活動, 例如寵物用品商店提供疫苗接種計劃和認養計畫、健身品牌定期舉辦公園瑜伽戶外活動,以建立與社區之人際關係,陶器坊利用公司內部的設計師一對一的幫助客戶、瑜珈服飾品牌 Lululemon從當地健身社群招募品牌大使; 時尚服裝品牌 Eileen Fisher主持時尚作家的簽名; 眼鏡品牌舉辦限量版特別版產品; 廚房用品店威廉索諾瑪主持著名廚師的烹飪示範和簽書會。

開發業主才是重要推手開發業主也需要在開發案中發揮作用來幫助大型全國性品牌融入較小的生活方式中心,他們應該以整體的、策略性的方式選擇廠商,並以更靈活、更快速地與廠商合作,並適時在條件面上做出讓步,使這些全國性品牌有意願在地方性生活方式中心落腳,謹守過去那種一成不變的招商模式在社區的生活方式中心不太可能成功。回應在地區需求是規劃成功的生活方式中心商業地產重要的考慮因素。

大江購物中心

再訪大江購物中心

 
經過二十年的調整與修改現在的大江購物中心和以前的已完全不同,這改變對於之前曾深入參與商場規劃設計的我們真是特別有感,仔細比對這些在規劃上的改變,我們應該向大江的經營團隊喝采。

幾個在規劃策略上的改變特別值得提出來,首先是電扶梯位置從靠在每一樓層的東北角與東南角位置向中間靠攏,這樣除了縮短主動線的距離外並留給兩端更大的主力店空間 (連H&M 都可進來)。其次修改後的商場主動線摒棄了原本繞著挑空中庭的規劃,取而代之的是在挑空的西側較厚的樓面創造一個新的迴遊動線,這樣解決了該側商場自始就有的店舖太深的問題,同時挑空東側樓面的主動線廢除並將該區塊改成統裝區和餐廳也解決坪效不佳的問題。當然地下一樓的家樂福撤離留下一片主力店空間也給經營團隊一個大好機會營造出精彩的餐飲業種。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大江購物中心 7

購物中心改裝的適法性

購物中心公共區、統裝區或者廠商進、撤櫃時的改裝是商場經營經常且必需的作為,購物中心業者要作改裝,首要的工作是檢討這樣的改裝是否合乎法規要求,是否要申請許可。購物中心改裝的適法性需要嚴肅面對,原因有二;產權的議題、公共安全的議題。

許多購物中心開發業主將購物中心視為家族產業去經營,房子是自己的愛怎麼改就怎麼改,愛怎麼修就怎麼修。也有業主是國際地產投資公司,他們將購物中心視為不動產,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就易手,藉此獲捯更大的利益,易手時首要的條件就是產權清楚,如果改裝時有違反使用的規定,甚至增加或減少建築樓板面積,將造成交易過程上的困擾和延宕。

其次,購物中心屬於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公共安全的考量是不容輕忽,如果改裝不符規定以致影響公共安全,經營的業主當然就免不了要負法律上的責任。例如商場現場的逃生門位置與使用執照圖不符,萬一發生火災影響逃生,這是業主需面對的情況。

要讓購物中心建築物完全合法或是讓購物中心的工程檔案圖說與實際現況吻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購物中心業主對適法性的堅持的心態與內裝管理的落實是決定性的因素。在作購物中心改裝專案甚至街邊小型的賣場的改裝案,我們常見經營團隊長期忽視建築物修改的適法性,經年累月下來,整棟房子變成一個大違章,這時要整頓也很難了。

天花機電

購物中心內裝管理的機電介面

 

很多購物中心在承租店家開始進行內裝設計甚至到進場施工時主體工程都還在趕工中,營造廠無法也無能在這時間點提出一套他的機電承包商的施作圖。在店家進場的內裝設計說明會業主的內裝管理室只能提供承租店家機電技師的基本的設計圖,和內裝設計規範上一些有關租約介面上的敘述。這情況下其內裝管理工作就會面臨一些困難:其一是欠缺機電施作圖,出租人無法很明確的將物件清楚的點交給承租人 (常常聽到的是機電部分就現況點交),造成出、承租人在租約上一些模糊或爭議的空間;其二是欠缺這樣的圖說或資訊,承租店家的裝設計師也無法很清楚的交待他的機電設計圖,造成商場日後現況和圖說無法吻合的困擾。

從管理層面探討,合理的工作流程應是購物中心出租人的營運單位先就出租的店面研擬出租約的條件和工程介面,這些租約面上的資訊須完整的傳達給他的內裝管理室,作為日後店面點交給承租戶的依據,另一方面內裝管理室亦依據該資訊責成營造廠完成點交時需具備的事項,同時依據營造廠提供的施作圖或竣工資料,針對每一承租店家製作成「切櫃圖」或稱「白圖」,在內裝設計說明會時交給店家以為店家進場點交的依據,並用以作為他的內裝設計的基準。設計師就依照這套圖的範圍去作設計,和進行審查,並施工和驗收。這樣的流成才能確保日後內裝管理的工作得以落實。

商場機電介面
商場機電介面

重點是商場的機電二次側 (從機電主幹管到承租戶的盤體部份)營造廠就是要有清楚的施作圖且照圖施作,有清楚的紀錄才能有清楚的點交成果,承租戶的機電末端設計才有依據,其後續承租戶的內裝圖說審查和驗收才能得以落實。

 

購物中心開發的價值工程

line01

每次在工程招標前後業主免不了要找來設計單位或營造廠商作價值工程討論,希望能在工法或材料等作一些改變以降低營建費用,有的案子刪來刪去到頭來省的總是零頭,對總體發包價助益不大;有的案子預算看似有大幅刪減,但總覺得原設計被斷手斷腳已經不成人形,讓人不禁想問甚麼是價值工程?價值工程要達到的目的為何?

line01

首先什麼是價值工程?價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VE ) 是製造業、營建業在評量一項產品或一件工程案的執行,它的功能和成本之間的關係,並尋求一個最能發揮效益的方法,用算數式表達就是:價值=功能/成本。以我們常用的邏輯去想,如果我們能以較低成本的替代方案達成原本設定的功能則就更能發揮價值。

價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在不減少原先設定的設計需求,把錢花在刀口上。

在建築結構體方面,等發包圖出來後說要在營建上大幅改變工法以降低工程造價的機率不大,例如有業主為了節省造價將局部鋼構造改成RC造,表面上是省了一些造價,但此舉所帶來的變更設計、營造廠介面協調複雜度增加、導致工程追加、工期追加,事實證明那是白忙一場。

在商場的設計和材料選擇,首先使用年限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商場一直在進撤櫃,也經常在作改裝,常聽到業主類似的抱怨:某樓層公共走道花大錢的義大利進口地磚沒用幾年就要全面刨除,只為了新的設計又有新的色彩和新的花樣,此時,平價的但仍有相當程度的質感和顏色的地磚應該是設計者思考的方向。

其次,設計和材料選擇應該以可給顧客多大的衝擊力為考量,顧客可以近距離看得到摸得到的,才是花錢的地方,顧客根本都無法辨識設計和材料的價值的地方,花錢就可以省著點。例如與其花幾倍的價錢去買一塊復古明鏡吊在離顧客4、5公尺又很幽暗的天花上,倒不如將錢挪來改善塑膠地磚的品質。

商場開發案的價值工程檢討最有效而且最直接的應該是檢討設備的預留。在作商場規畫時,我們總會對日後可能在招商或營運上的改變作設備上的預留,我們會想替未來會增加的餐廳預留除油設備的容量,會替三十年才會發生一次的全國大停電增設一部發電機和貯油槽,以設備費用佔工程費用的比例,刪減一些不必要的預留當可對總工程造價有相當大幫助。

一般而言高價位、高用量、難處理、不尋常的工法、材料是在作價值工程時首要思考的項目。

然而,價值除了功能和成本上的考量外,它還牽涉到主事者一些很主觀的評斷,例如在文化、形象、風格等因素的的考量,甚至決策者的喜好。花2仟萬買一個咕咕鐘放在賣場裡它的價值是否比同樣花2仟萬來改善賣場裡電扶梯的裝修來的有價值?每一個案子在作設計時所有人,包括招商或營運單位主管,都會懷有春秋大夢,希望擁有所有美好而理想的東西。但在面對超出預算時,至少要有人冷靜而理智的割捨可以不那麼必要的東西,(也有無法割捨弄到最後要增貸的情況)

再回來討論價值工程,商場的營建是否能將錢花在刀口上?商場的經營團隊應該是最清楚,原因在於所有的設計,材料選擇等都是以使用端的需求為依歸,因之當面臨工程造價超出預算時,經營團隊才是真正需要面對問題的人,也只有他們才能決定要如何取捨。但反諷的是價值工程卻經常由設計及營建團隊執行,在不能在已有的設計做有效的取捨,他們能作的充其量是使用次級品取代原設計的東西,面對較高比例的預算超出,他們真的還是使不上力。

 

購物中心改裝的工程風險

line01
購物中心改裝面臨工程上的風險經常是在於工作範圍、內容不斷擴大、超出工期和超出預算。有的改裝會因要符合更新更嚴格的法令規章而將其他相關系統升級,甚至在改裝拆除時也會因隱藏在表面裝修後面一些狀況,例如結構體傾頹、管線漏水等、詳盡的調查和一定額度的緊急應變預算可以減少這方面的顧慮。
line01

購物中心改裝首先須面對的是這些購物中心興建時援用的法條比現行法條早,如果認真檢討起來,很多項目都會有問題,甚至無法用修改去使其合於現行法規,例如逃生梯、防火捲門、無障礙廁所等,建築物變更使用亦是現在購物中心改裝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將部分樓層改裝程電影院或餐廳。這些項目在購物中心改裝前就應與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溝通,研議哪些是必須依照現行法條去作修改,哪些可以用替代方案改善,並協調出一個可行方案以延長既有購物中心建築物生命週期。

除了使用管理及法規問題外,許多設備系統如給排水、供電、灑水以及排煙系統也不符現在的營業需求和相關法規需求,有些或許已不能再用修改必須作通盤檢討與更換。在改裝前檢討設備系統和機電需求,並與五大管線的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瓦斯公司等溝通亦是必要。

許多現有建築物現況及所用的建材也存有危險性,例如材料剝落、漏水、腐蝕這些狀況除非已經動工並有拆除行為否則很難發現它們存在,要移除或修補這些破損也是一件耗時耗錢的事,但卻通常是第一優先需要處理的事。

其它一些改裝工程衍生出來的事項通常也是耗時耗力也耗費金錢,例如某些設備系統有可能是銜接給承租廠商或在現有廠商承租範圍內或與廠商自設系統交錯需要從廠商空間進出或拆除廠商現有設備。例如需要夜間施工,承租廠商臨時性安置、還有施工期間對廠商的財務補貼,這些都需要很長時間的計畫、與廠商溝通及大筆經費。

不像一般新建工程,購物中心改裝的相關衍生的費用問題是在工程已經在進行時才陸續發生。有這樣認知,改裝前的詳盡的計畫和充裕的緊急應變經費變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