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lay market

魅力十足的百年老市場 –芬德利市場FINGLAY MARKET, CINCINNATI, OHIO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芬德利市場Findlay Market是位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中心以北的「萊茵河彼畔 Over-the-Rhine(通常縮寫為 OTR)」區的一個常設公有市場,它興建於1852年,是美國少數尚存並且還在經營的市場。

從都市型式的角度來看,芬德利市場就像是一個典型的義大利市集,兩側由有著精美作工的的街屋所圍繞,而中央則是一個由大的鑄鐵頂棚覆蓋的市場。芬德利市場擁有超過三、四十個攤商,不同於美國很多成為觀光景點的市場,像波士頓的昆西市場,賣的是盡一些給觀光客吃的熟食,這個市場有很大一部份是像我們的傳統市場一樣出售新鮮的肉類、魚類、家禽、農產品、鮮花、麵包、熟食和異國食品,且陳設比我們的傳統市場更整齊更豐富。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除了中央大頂棚的市場外,它兩側對街的街屋也是構成市場的一部份,這些街面店包括異國速食餐廳、東方食品雜貨店、中東食品香料店、和其他生活服務設施。這兩排街屋的立面形式和外牆油漆色彩非常具有南歐義大利的特色,加上街邊店面擺設出來的室外座椅、陽傘、帆布頂棚,在秋天艷陽下使得整個區域變得色彩繽紛。

此外,廣場側邊也連到一個有頂的開敞的棚子,平常有一些零星的臨時攤販擺設,每年從三月到十二月的週六和週日,這裡都會舉辦農夫市集和其他戶外攤販、街頭表演和特別活動。

辛辛那提在一世紀前是美國的有名的大城,那時萊茵河彼畔 OTR是藍領工人居住的地方,但由於產業外移使得這地區以不再有往日的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景象,反而因幾個大型企業總部在辛辛那提生根,芬德利市場轉而成為全市各地人們的休閒、娛樂、觀光的聚集地,它吸引了不同社會、經濟、種族和民族背景的人們。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findlay market

2019 年《新聞週刊》將芬德利市場評為全球十個最有特色的公共市場之一,這件事讓我感到好奇,到底是甚麼條件讓芬德利市場能脫穎而出,新聞週刊的解釋如下:“芬德利市場一直為辛辛那提人提供來自附近農場的新鮮農產品、肉類(包括當地一種類似哈吉斯的產品,稱為 goetta)和起司。 夏季,室內市場擴展到室外,迎接音樂家、表演者和特別活動。”我想就是那常年不斷的提供在地新鮮的肉品和蔬菜和一些有特色的傳統料理(像台灣的菜市場)使這地方能引起雜誌主編的青睞眼神。

The Wharf DC

創造大家都感受到歡迎的開放空間– 特區碼頭 THE WHARF Washington DC

line01

大規模的開發案通常是由公部門帶頭引進開發商和外部資金共同去創造或帶動一個地區的繁榮。開發案的成功不在於這基地上建商可以塞下多少棟房子、創造出多少容積,而是它能透過一個公私領域的所有的關係人互動機制為市民創造出更多公共空間和休閒景點,從而創造更多的人潮和商機提升開發案成功的機會。

line01

特區碼頭The Wharf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西南邊緣,沿波多馬克河河岸,是一個新近完成的都市更新案子,開發規模包括大約10 公頃的土地、20 公頃的水域,興建9 萬坪的零售、住宅和娛樂空間,整個開發案大約1.6公里長,這個開發案包含辦公樓、旅館、高級住宅、餐廳、零售商店、公園、堤防、遊艇碼頭和船塢,以及現場音樂表演舞台等。 The Wharf 的第一期於 2017 年 10 月啟用,第二期也於日前(2022年12月)啟用。

對於華盛頓特區的居民甚至是像我這樣的遊客而言,特區碼頭最令人著迷的不是它有許多高檔的旅館,客人可以從房間或陽台一覽波多馬克河壯麗的景觀,也不是這一區的高檔餐廳和路邊遮陽棚下的咖啡座,而是它對於所有人不論男女老少貧富一視同仁所提供的舒服的包容的逛街環境:在這1.6公里的河邊步道上有廣場、有噴水池,靠岸這一邊有成排中高層設計得富麗堂皇的辦公樓和旅館、低樓層就是餐廳和零售店面,靠河這邊則是有植栽、戶外吧檯、小的速食賣店。有些地方步道就緊鄰水岸,也有一些岸邊的梯階,人們可以就近聽到河水輕輕的拍打在堤岸上的聲音,也有一些小區塊是留設成為樹蔭廣場,種植樹木擺上一些座椅,許多附近上班族或來玩的遊客可以在附近買點吃食或飲料在此小歇,當然沿著河岸也也很多好的觀景地段設置吧檯成為餐廳賣酒的地方、但這也無可厚非。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沿河設有許多碼頭供私人遊艇停靠,還有兩處伸出到河中央的碼頭,這是屬於一般市民的領域,在這上面鋪設木板且寬廣的碼頭設置有很多公共設施,有一個碼頭端點是個舞台,可供相當大的樂團表演,另一個在盡頭則設有一個造型像營火一樣的公共藝術,聽說冬天可以生起火讓人取暖。

特區碼頭這地方原為城市西南邊緣地帶,很久以前就是漁船停靠碼頭,它北端頂點的漁市場有200多年歷史的而且到現在還在運作,但它已經變身成為觀光景點,有一些賣海產、炸魚排薯條等的店,是一處典型的漁人碼頭。沿河岸往南這裡還有一個音樂廳長期安排有樂團駐唱,更別說靠河岸的餐廳也是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派對,再往南就是更高級的旅館和高檔的餐廳,這是適合所有人消費的場所。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The Wharf DC
western market DC

學校餐飲設施也可以美食市集經營 – 西市場Western Market Washington DC

line01

對於大學餐廳我們的刻板印象總是那種在硬體上因簡就陋沒什麼裝潢,來承包經營的業者也因為流動性高都使用現成的設備東湊西湊,比起一般小吃街的用餐環境、經營細膩度實在有很大的距離。然而,新世代的大學生的品味和對生活品質上的要求不但提升也有很多元的變化,便宜已不是他們選擇的唯一考量。學生餐廳需要跟得上時代。
line01

西市場是一個小型(規模大約400坪)的美食市集,位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校區的邊緣,是該校新購置的校舍,這個校舍供多種用途使用,除了有銀行、辦公室、學生宿舍,它的一樓就作為美食市集和零售用途,對象除了學生外還兼顧了附近的居民和辦公人口。這是一個很靈活的想法,善用學校資產,這點美國私立大學是比台灣的公立大學來的高明很多。

西市場是一排約有十幾棟被註冊成歷史建物的連續街屋和緊鄰它們後面的一棟龐大的商業辦公大樓的一樓規劃而成的美食廣場。這排街屋各自有其臨街獨立門面出入口,經營各式零售和餐飲,有很多餐廳將坐椅陽傘擺在路邊,秋天的早上只見客人悠閒的坐在傘下用他們的早午餐很是優閒。街屋開有三個出入門廳可以進入到後面的美食市集,這市集是由一條挑高三層樓的走道一邊串起所有的商業設施,包含餐飲、零售店面和小吃攤位和坐席區,另一邊連接前面街屋的後邊的不規則的原為街屋的後院的空間,因為它的不規則的形狀,在設計上就用玻璃照採光來填補,光線透過玻璃罩灑進走廊的主要動線創造出很陽光的空間。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西市場Western Market也叫作紅獅街屋 Red Lion Row,這排街屋興建於19世紀中葉,因其所處位置介於白宮和喬治城之間比較沒有商業氣息,到20世紀中葉就已經很破敗,其中有幾棟房子陸續遭到開發商拆除,在1976年當開發商正準備再拆除其中一棟已經被列入古蹟的房子時引起當地古蹟保護人士出面制止,並向法院申請緊急臨時保護令,經過兩年的協商這排房子中於被保存下來。在1982年建商在這排街屋後面蓋了一棟大樓並且也復原了被拆除的幾棟房子,形成了一個大型的複合式建築。這是古蹟保存並賦與新生命的好例子,美中不足的是後面新房子實在太大了,比例上壓制了前排老房子,所以後面這棟房子有個暱稱叫郵輪建築,就像超級郵輪塞在歐洲觀光小港裡一般,來暗諷這手法粗糙的設計。

如同其他美食市集,西市場的招商也很有特色,每一小吃店家都有其來頭,有幾家是原來在DC就是很有名的人氣餐廳來這裡擴點,有幾家是有名的餐廳廚子自己出來創業,還有的是街上有名的餐車轉戰而來,有特色的人氣餐廳加上網路的推崇很容易的就將這一個於2021年秋天開幕僅一年的美食市集炒熱起來,連帶著帶動了這一區的知名度和附近的更新。

我到達西市場是一個周末的早上,或許也正值學校放暑假的日子,整個商場並人不算很擠,看來大部份是來上暑期班的外國學生,只見他們悠閒的晃進來,點了餐拿了食物就加入其他已經在場的一群一群的同學的談話、嬉鬧、討論功課。這實在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學校餐廳得機能除了供應學生三餐也應是學生學習、社交聚會的場所。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western market DC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秋天的戶外活動 – 愛文斯頓農夫市集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IL.

line01
永續環境概念已經普及於一般中產階級的市井小民,講究新鮮食材與在地產銷的假日農夫市集也成為很多白領居民的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願意為有機農產品多花一些錢或接受外觀有一點瑕疵的產品,他們也注重在地生產減少運送成本的概念,他們享受在露天市集裡逛逛、和生產者或製作者親切的聊天閒話家常的那種體驗,畢竟和生產者聊天和與超市工作人員聊的話題總會有不同,這是假日農夫市集之所以一直存在,並且越來越好的理由。

line01

秋天正是所有農家收成的季節,在美國秋天是去郊外看紅葉、採蘋果、搬南瓜、郊遊的好日子,秋天也是逛農夫市集得好日子。假日的早晨,秋陽低低的照在路旁的草地上,穿上輕便的服裝和鞋子,拿著編織的布袋或拖著車子去臨時設於鄰里小公園或是停車場的農夫市集買些水果和蔬菜,這是多麼享受的體驗。

這裡看到的農產品最多的就是青椒、彩椒、南瓜、番茄、各種莓果,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加工食品,例如歐式的大麵包、可頌、小餅乾,一些果農蜜製的包裝精美的果醬、小酪農作的起司,甚至有亞洲人來賣豆腐豆乾。他們無一不把自己的攤位打點的漂漂亮亮,有大圖輸出的背板、有很專業的LOGO設計、有些攤位在科技的使用上甚至不酥給大城裡的店家,他們使用網路行動支付、他們使用APP作行銷、線上下單預購、現場取貨等。

有很多小農選擇不供貨給盤商,而是親自將收成載送到農夫市集去賣,有很多人選擇不去超市買食物而是起個大早到農夫市集逛逛,為假日的餐點準備一些食材。無論是何種原因,我覺得農夫市集是一的幾乎所有人都喜愛參與的戶外活動。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別以為農夫市集因為是由農家自己收成自己賣少了層層剝削東西就會便宜一些隨便賣,那就錯了,我的經驗是那些農產品還是比超市賣的來得貴。東西比較新鮮?或許,至少那是剛採收的新鮮產品而不是用冷凍櫃千里迢迢從南美洲的農裝運來的產品,東西好吃?也或許,有些地方上小農作或烘焙坊新作的起司或剛烤的麵包確實是好吃,價錢公道?和全食Whole Food 的價錢比,差不多。

伊利諾州愛文斯頓是一個中西部小城離芝加哥約40分鐘車程,這裡的夏秋季的戶外農夫市集Evanston Farmers Markets是在星期六上午利用城裡公有停車場舉行,約有五、六十家廠商參加。它是由一個隸屬於市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所經營、招商,除了賺錢之外這個單位也兼具公共目旳:教育民眾吃新鮮的、當地種植的食物的好處,也利用網站和電子郵件供佈即將舉行的市場活動以及刊載一些有助於讓公眾了解食品、農業和環境議題的文宣,更藉由政府一些消費上的補助提供當地低收入市民讓他們也能享受新鮮健康的好食品。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evanston farmers market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集世界小吃美食於一堂 — 小歇市場TIME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小歇市場是芝加哥有名的觀光景點美食廣場,位於芝加哥城靠西邊的馥敦市場區Fulton Market District。馥敦市場距城中商業密集的區域走路大約20分鐘,該區是芝加哥新興的商業區,區內有很多原有倉庫改裝的辦公室、很多基地老房子拆除後在興建辦公大樓,也有很多相當高檔的街邊餐廳。這個美食廣場的定位或許就是針對這些上班族的午晚餐需求加上這城市的大量觀光人口而來。

Time Out Market建築物是利用原有的一間肉品加工工廠拆除重建而成,保留了大量原有的紅磚、屋頂鋼構造桁架和地坪並且再利用,因之整棟房子看起來就是這樣舊舊的,但卻是很符合現代機能上的要求,材料使用細節上手法也很現代。為了要使老房子無論在機能上或設備上合乎現代化的需求改建不如重建一棟,但使用原有保留下來的材料卻也將新建築和周圍都是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古蹟或老房子更新的另一種方式。

美食廣場規劃很簡單,呈回字形三邊都有攤位,第四邊靠馬路的一邊是一排吧檯,可以和沿街騎樓下的戶外座椅區相呼應。它的中央是一大片用餐區,為一個挑高的空間,裡面沒有任何柱子,客人可以看到上方斜屋頂和大片採光天窗,我去的那天是個好天氣,太陽光從上面灑下來,不熱而且很舒服,在芝加哥這樣天氣寒冷的地方這是一大享受。特別的是這裡的餐桌是長條高腳型,配上獨立的高腳椅,客人用餐無論是一個人來、三五好友來、亦或是一大群人一起來總是可以找到適合的位置。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這美食廣場室內面積約有50,000平方米,大約1,700坪,以台灣美食廣場的標準而言這樣的規模應該是相當大,但裡面只有約20家攤位,所以每一家門面都很寬,這樣不但點餐收銀有更寬的櫃檯面,還有寬闊的空間放飲料和副食的展示櫃,美國人的點餐習慣總是飲料、沙拉、甜點分開拿。重點是它這裡的攤位和在一般購物中心美食廣場全然不同,都是很有特色的世界各地的食物,韓國、日本、印度、希臘、墨西哥、中東都有,而且就算是傳統的外國食物它的烹調方式、擺盤方式等都比平常美食廣場看到的要精緻,當然它的價錢就不是一般餐車賣的地方傳統食物的價錢,這是現代美食市集的潮流。

我們到達Time Out Market 是上午11點鐘多,等決定要吃甚麼點完餐不一會兒就出現午餐人潮,只見附近上班族人群大批湧入,大多數人都是穿著整齊,西裝、襯衫、或洋裝,有一群年輕人顯然都是同事,點完餐湊在一起吃東西交談,每個人都精神奕奕,那場景讓我羨慕也佩服這國家的生產人口和這些人的敬業精神。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time out market chicago
0 IMG_0589

不是賣咖啡的咖啡店 — 星巴克芝加哥咖啡烘焙工坊 STARBUCKS RESERVE – CHICAGO ROASTERY

星巴克芝加哥咖啡烘焙工坊STARBUCKS RESERVE – CHICAGO ROASTERY位於芝加哥市中心北密西根大道(華麗一英哩Magnificent Mile)上,這條街是芝加哥著名的精品一街,星巴克選擇在這裡開設它全球第六個,也是最大一個咖啡烘焙坊是有其原因-就是要在這樣一個世界級的都市、世界級的商圈去營造這樣一個世界級品牌的專門店。

這個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是一個5層樓的獨立的建築,零售面積共約1000坪 (很大?不大?),一進門顧客就被那貫穿所有樓層的咖啡輸送裝置所吸引,從這個作工精細的金屬裝置物表面的沖孔洞洞望進去,客人會看到一個個輸送提籃上上下下的跑,然後一根根金屬館從這裝置穿到各樓層,不管那是做甚麼用的,只是覺得這一切都超華麗超科幻的。店裡的主要上下動線就繞著這個大金屬桶轉,客人可以依循這動線一直到頂樓,在這裡客人會看到一個星星的LOGO,宣示著這家店的特殊地位。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店內每一樓層都設有零售櫃檯,提供不一樣性質的餐飲,在店門入口處有服務人員發送樓層簡介告訴客人在哪一層櫃台可以點甚麼飲料或食物,就算這樣,我們還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完成買飲料的動作,原因是我們有人要喝哪啡有人要花茶有人想嚐其怪的飲料,這要上下樓層跑,當然有人要先找到位子大夥兒才能坐在一起。觀光客的行為真的不是原來設計師或經營者設想的那麼單純。

我們點了三款特殊產地的咖啡,店家用很漂亮的銀色咖啡壺呈給我們,並且附上設計精美的卡片。咖啡烘焙工坊的一個賣點是它會為特殊來源的咖啡豆用特別的手續去烘焙,當然這種小量的烘焙是在它店裡那組很炫的機器裡去完成。咖啡香氣和口感當然比在街上一般星巴克的咖啡好很多,但這在那裝潢炫麗、人聲吵雜的場所加上觀光客那種好奇、興奮心情的情境下效果打折不少。相較下東京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坊氣氛就營造的好很多,大概日本人比較斯文吧?

與其說這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是一家咖啡店不如說是一家以咖啡為主題的主題樂園。在這裡,喝咖啡是整個過程中很小的一部份,而身臨其境的體驗是這家咖啡店要賣的商品,這種「沉浸式」體驗是包含了空間的設計、週邊商品的開發、陳設、各種飲料沖泡時的噱頭、蒸汽、香味、聲音等等,這種種效果的營造讓客人心甘情願的在門口排隊或掏錢消費。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STARBUCKS RESERVE CHICAGO ROASTERY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 – 台中大遠百「foodrepublic大食代」

「台灣老街」是否適合或如何作為商場的主題,這是在作商場定位決策時就應該想清楚的一個議題。而用一堆老房子的構件門板窗板混搭著便宜的建材裝釘而成的店招加上早已氾濫成災的台灣印花布拼湊出的場景,這是商場經營者希望顧客去體驗的「台灣老街」的意象嗎 ? 這樣的一個場景可以引起消費者共鳴,達到商業目的嗎 ?

商業空間設計的經驗法則是提供顧客一個光鮮亮麗、乾淨舒適的購物或用餐的環境,在這個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美食廣場「foodrepublic大食代」卻是給人昏昏暗暗的、老舊破爛、東拼西湊的感覺,當然有些細節是特地做出來的效果例如燈罩上少了一片板子,但我也不覺這有甚麼美感。尤其當我看到一些雕工精緻的窗櫺被拿來和其他廢料拼湊在一起當作小吃街攤位的壁板,我真不能感覺到其中的主題,也感覺不到設計上的巧思,只是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人如此暴殄天物,並惋惜當年不知花了多少銀兩才做出來的一個用以炫耀的物件怎麼會落得此下場。

「台灣老街」給人的刻板印象是這樣拼拼湊湊的嗎 ? 那也不盡然,走一趟迪化街你可以發現那裏有多文青多有創意。近一、二十年來,我們看到很多很多老房子,不管它是台灣式街屋、合院、洋樓、還是日本式的辦公廳舍、廠房、宿舍被小心的保留、整理、使用,注入新的生命。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管是這些房子的主人、設計師還是使用單位大都懷著謹慎的態度以對待這些先民移留給我們的資產,在這些場景裡沒有人將老件視為主題佈景,相反的我感受到的是我們和我們父母親、甚至祖先過去所經歷的生活的連結。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4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5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8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9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0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1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台中大遠百大食代 12
集食行樂

都市裡場所的創造者—集食行樂

如何定義一個商場是否成功? 商場是否成功並不在於它是否為大師的設計,是否擁有雄偉的外殼和炫麗的空間,而是這個商場是否能吸引足夠客人,顧客是否願意掏腰包,店家是否可以賺到錢。

「集時行樂」是一個大型的食品市集FOOD HALL,位於捷運圓山站旁,是利用台北花博原有的空間和設施改裝而成,它甚至不是一棟為做生意而設計的商場建築,但從這場所在每一次造訪時看到都是塞滿著客人,包含男女老少各種客層,從事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年輕的爸媽帶著小小孩來這裡放風,國中生成群結隊在穿廊上排練街舞,男女朋友漫無目的的在小攤位前閒晃,老年人悠閒的作在那裏看著這一切的發生,所有人都是這般怡然自得讓我相信這地方是一個成功的商場。

「集時行樂」基本上分成三個部份:零售店面,這是利用原來中山足球場看台下方空間形成,包括神農市集(超市)、一些酒吧和一些潮牌飾品店家;美食廣場,是圍繞著看台旁邊用貨櫃屋圍出來的一片有遮陰的空地,放滿了一排排桌椅和花車,賣一些比較特別得異國小吃;主題餐廳和室外座席區,這是由五六個異國食物主題餐廳所圍塑而成。商場整體雖然是一個因地置宜混搭出來的臨時構造,但不管什麼時候這地方總是充滿著活力,廣場空地總是有街頭藝人在表演,吸引了數十上百人圍觀,主題餐廳也是滿滿是人,就算是下午時段還是有客人在室外座席區吃喝、消磨悠閒的時光,連帶的在旁邊的室外草坪和臨時市集也都是熱鬧非凡。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集食行樂

「神農市集」是「集時行樂」的一個主力店,雖然是一間超市,但這超市特別的地方是它賣的東西大多是台灣自己的品牌和一些小農的生產的產品:澎湖來的小捲XO醬、西螺來的醬油,還有一些很懷舊的商品,例如明星花露水、貝林痱子粉和鄉下哪個小工廠作的毛刷等等,其實到這裡來的客人也都不是為了柴米油鹽,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只是想進去東摸西看,發覺一些有的沒的食材、醬料,買一兩樣不算便宜卻還花得起的東西。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神農市集

成功商場或商圈的形成有極大的一部份因素是它的商業環境能夠讓客人覺得舒適,並且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這場所的一份子。營造一個商業場所不能與規劃一個商業區或設計一個廣場或興建一棟建築物直接畫上等號,商場的規劃興建不足以保證顧客能登門造訪店家在這裡可以生意興隆,場所營造意味著場所的創造 PLACEMAKING ,並專注於空間的改造,以加強人與這些場所之間的聯繫,所有的設計應是圍繞在「使用者」的出發點上。唯有能夠吸引人才是成功的商場,「集時行樂」確實作到了這一點。

信議遠百餐廳街

以老街為主題的商場 – 遠百A13餐廳街

地方特色為主題的商場內裝是許多購物中心開發業主想要營造的氛圍。在泰國購物中心有以運河、船屋和竹編棚子為素材打造的場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在台灣,老街、客家莊、廟埕戲棚也是很多開發業主常久以來就沒放棄的想法。

信義區遠東百貨4樓的餐廳街是這些年來作的以老街為主題最真實、最細膩的商場,更難得的是這一餐廳街都是中式餐點而且各個都是精挑細選:春水堂、渡小月、四川吳抄手、朱記餡餅粥,加上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吃攤車。這樣的整體的效果呈現一定大大實現了開發業者的夢想。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但是,我心中仍存困惑:

台灣有這麼多的老街,購物中心裡的人造老街對一般消費者真有其魅力嗎?如果消費者想體驗老街的氛圍,他為甚麼不去大稻埕逛一逛,那裏的感覺不是更真實嗎?

在國際觀光客密集的都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購物中心,尤其是美食廣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一個相對沒有那麼多觀光客的都市這樣一個以地方為主題的場景有其相對應的效果嗎?

退一步來想,如果將老街意象從這空間剝離,在一個花同等心思設計或同樣預算的內裝氛圍裡,單純一個以台灣或中國小吃為特色的餐廳街是否同樣的具有吸引力?

是否因為這樣公共空間氛圍的營造使得這些有特色的餐飲品牌有較高的意願進來,進而也更容易營造這整體的氣象?購物中心的主題是要和商品結合,否則淪為皮毛也無法永續。

或許這些問題真的需要經營團隊站在很客關很理性的角度去探討,也或許這樣的議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位老闆喜歡才是所有事情的原動力。但無論如何遠百A13 4樓餐廳街是一個很成功的以台灣老街為主題的購物中心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信議遠百餐廳街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尋找購物中心裡的台灣味 —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出差台中除了到公益路大啖美食外總不會忘了去逛逛金典綠園道的「第六市場」。每次逛這一家「開在購物中心裡的傳統市場」就讓我覺得它變得更充實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剛開幕時還有一些五十元商品和一些不搭嘎的文創商品的櫃位現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生活的食品和小吃攤位。我不禁想這不就是我這些日子尋尋覓覓的,活生生的台灣版食品市集「FOOD HALL」嗎?

整個感覺上「第六市場」生鮮蔬菜肉類的攤位逐年的變多了,貨品種類也變得更豐富更有傳統市場所特有的庶民的氣息了。不一樣的是這裡賣的是來自附近鄉鎮農場的(有機)蔬果,在傳統市場裡很少菜販會告訴顧客它的菜的來源。讓我覺得興奮的是這裡的小吃攤 —- 不像一般購物中心裡的美食廣場,攤位有著同樣的裝潢,賣的是千篇一律的鍋物、拉麵等 —- 它賣的是一些傳統的台灣小吃,攤商擺設都不一樣,大多座椅都設在攤子旁邊,有的使用老件桌椅,讓我想起古老年代台北圓環的情境,甚至還有一家撐起藍白紅塑膠天棚、擺上紅色得餐桌和圓凳,營造辦桌的氛圍。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

Continue reading

caldi coffee farm

購物中心裡的雜貨店 — KALDI COFFEE FARM 咖樂迪咖啡農場

line01
KALDI 咖樂迪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商品很接地氣,是一般人會買的食物:糖果餅乾咖啡、油鹽醬醋,但每一樣商品都是獨具特色,不是一般在量販或超市可以買到的。它不是我會特地去買東西的地方,但卻是每次我逛購物中心經過時都會進去瞧瞧、買幾樣有的沒的小確幸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意像上它很日本,但表達方式確是很隱晦很含蓄,相較於台灣的以「𥴊子店」 為特色的店家,它不「文青化」也不「公式化」也不「低俗化」,這是我覺得KALDI 咖樂迪可以走出日本,在世界各地立足的地方。

line01
咖樂迪咖啡農場KALDI COFFEE FARM是一個在日本很常見的日用食品連鎖商店,在很多很多大型商場裡都可以發現它,在台北的購物中心也有這店家的蹤跡。
KALDI的每一家店都很相似:淺淺的店面,曲曲折折又狹窄的走道,淺淺的小小的貨架,從店裡堆到店外滿滿的貨品。它賣的東西雖然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吃食,但卻與一般的超市商品不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包裝、不同的內容物,例如各式各樣的咖啡豆、吊耳咖啡、即溶咖啡、從義大利進口的整棵牛番茄的罐頭、撒拉米、從印度來的咖哩醬包。我也在這裡也發現一些小時候家裡出現過的零食,像是從裝在鐵盒子裡的水果硬糖,在那年代那樣的零時總是在有人送禮才能嚐到,糖吃完後,小鐵盒子總是小心翼翼的收好。我在東京店日比谷的中城購物中心MIDTOWN HIBIYA地下樓街HIBIYA ARCADE無意間遇到的這一家咖樂迪,相對起來這家店規模是大許多,規劃也寬敞了許多,就是日本人那種特有的尺度好像少了一點點。

caldi coffee farm
caldi coffee farm

Continue reading

Union Market Washington DC

舊社區裡的新市場 — 聯合市場食品市集 Union Market Food Hall

line01
一些有名的美食市集Food Hall 經過網路或社交媒體的報導或渲染,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那種很有話題的或打卡的觀光景點;到紐約市就一定要去喬西市場或戈譚西市場親身體驗一下。其實有很多的美食市集,它遠離觀光路線,雖然不是那麼有名但在都市演化過程中和對當地社區服務上卻扮演成功的角色,華盛頓DC 的聯合市場食品市集 ( Union Market Food Hall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line01

聯合市場食品市集 ( Union Market Food Hall ) 位於DC,距聯合車站 (Union Station) 走路約15分鐘。與紐約喬西市場相類似的地方是這個市集位於昔日當所有貨物都靠鐵路運輸時的火車終點站和中央市場所在地。經過半世紀的閒置,這個地區逐漸成為DC幾個都市更新正蓬勃進行的地區之一,現在聯合食品市集和這一新興地區 (NoMa)的一些高檔餐廳、小型電影院、義大利食品市場已經成為DC東北一個年輕人社交的時髦區域。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聯合食品市集座落在一片舊的倉庫區中,是在2012年重新翻修開幕,面積大約800坪,是一座混凝土磚加上鋼架頂棚的廠房建築,建築物本身符合實用的原則,除了混凝土磚水泥漆加上大面積的上拉折門還有大大的廣告看板外沒有任裝飾。室外有一些野餐桌和陽傘的用餐區,在天氣好的日子美國人是不介意曬太陽的。

這食品市集共有一個正式的餐廳和將近50個攤位,主要組成據稱大多是來自當地的攤販,實際走一圈,裡面的店家包括一小部份賣蔬果、海鮮、肉品的,和一兩個服務性質例如修理皮鞋的攤位外,其他大部分賣的都是以吃食為主。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沒有一家是路邊常見的連鎖店,而是蠻具特色的但卻是很平民化的異國例如越南食物和非洲某一國家(都忘了名字)的食物。

我們到達聯合食品市集正值中午時分,這是餐飲店家最忙碌得時段,現場不只有來自附近的鄰里社區居民,還擁進一大群附近新興區的上班族,由於外地客不多,整體環境氣氛顯得優閒和舒服,攤位食物的種類很多,我們點了夾現炒牛肉的三明治,和有蔬菜的鹹派和飲料,算是很特別的午餐。

成功的老舊社區市場更新,除了可以培養在地新的商家,也可以安置已在地生根的舊店家,創造當地居民及外地訪客都喜歡的空間,這是一個符合與地方共存共榮的商業模式,也是新興食品市集最重要的想法。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union market
chelsea market 3

民族美食的大熔爐 — 喬西市場 CHELSEA MARKET, NYC

line01
講到食物的多樣性,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城市可以和紐約市相比。 這個被譽為世界種族的大熔爐的城市也是美食的大熔爐,在這個城市,任何人都可以品嚐到任何可以想像到的異國美食(只要有錢), 而 「喬西市場Chelsea market」 就是紐約客美食家們的首選,也是遊客必到的美食聖地。

line01

喬西市場Chelsea market 位於紐約曼哈頓下西區,目前是一個都市更新蓬勃進行中的地區,喬西市場建築的前身是在1898年創立的國家餅乾公司(簡稱 納比斯科公司Nabisco)的工廠,這裡也是著名的奧利奧餅乾(Oreo)發源地。納比斯科在 20 世紀中搬離後,在這個長方型的街廓留下19棟相連或各自獨立的建築物,喬西市場就是將這些建築物的後巷和空地用各種方法如加頂棚、挖牆洞串連起來創造出一條東西向(長向)連接第9街和第10街長達250公尺的的商場主動線。所有的美食餐廳、美食攤位、店鋪就是沿著這條主動線,因地制宜巧妙的規劃出來。超過一世紀的老舊工廠的磚牆、鐵件、鑄鐵水管等等就是為整個紛紛攘攘的市場氣氛提供迷人的舞台。

橋西市場之所以迷人、之所以讓人眼花撩亂、讓人情不自禁的嗨起來,我覺得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它的整個商場就沒有哪兩家店面是一樣的,客人走在裡面每兩步就是一個驚喜,原因是它的空間不是一次設計出來的,基地裡原有的建築群原本就是經由數十年興建拼湊而成,市場開發商再用盡各式方法因地制宜將這些建築物串接起來,但這看似拼湊出來的空間卻是整理得恰到好處,沒有浮誇的裝修材料也沒有做作的設計。

其次食物也扮演更重要角色,有人說這市場為Food Hall,其實它更像一條熱鬧的餐飲街,串聯大小不一的餐廳、攤位和座席區、烘焙坊、啤酒吧、酒窖等零售小店,但它之所以被歸類成Food Hall來討論是這經營的開發商刻意去尋找那些還在創業階段的廚師,店家廠商賣的都是很具地方特色、別無分號的食物。我買了一罐濃縮義大利醋,店家要我用完了拿空罐回去裝,因為醋工廠就位在地紐約的杜魯克林區。

當然,顧客才是整個商場的靈魂,這裡人是多到用摩肩擦踵才可以形容,不管你是哪種人、哪國人,在這資本主義國家只要花得起錢就是人人平等。你可以在海鮮餐廳吃波士頓龍蝦和生蠔配白酒,你也可以坐在廊道門邊踏步上吃中東烤餅包燒肉,沒人因你光鮮亮麗而尊敬你也沒人因你穿著邋遢就鄙視你。

chelsea market 1
chelsea market 1
chelsea market 5
chelsea market 5
chelsea market 7
chelsea market 7
chelsea market 8
chelsea market 8
chelsea market 9
chelsea market 9
chelsea market 10
chelsea market 10
chelsea market 11
chelsea market 11
chelsea market 12
chelsea market 12
grand central market 0

紐約客的生活日常 – 大中央市場 Grand Central Market, NYC

line01
紐約「大中央車站 Grand Central Terminal」是外地來的上班族和旅客進出紐約市的重要出入口及轉乘站,在這裡看著各式各樣、來去匆匆的陌生人,讓人不禁好奇想問這些人是從哪裡來?做甚麼職業?怎麼過生活?或是平常他們在超市都是買些甚麼?煮些甚麼?或許大中央車站市場 Grand Central Market可以讓我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line01

大中央車站大樓經無數次的增建改建,大中央 (車站) 市場Grand Central Market就利用這棟大樓一樓大廳外圍一條不再有機能的通廊改建裝修而成。這個市場呈一字型,兩側是各式各樣攤位,中央走道不寬,在平常上班時段就有些壅擠,可想像假日或周末的情況。看到的顧客除了通勤族群,還有一些有錢的、穿著看似隨意但卻很講究的紐約客,當然也有一些像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觀光客。

市場的端點是一個蔬菜水果攤「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這攤位堆滿各式新鮮茂盛的蔬菜、水果,顧名思義賣的是該地區農民當季的農產品,呼應最近流行的從農場到餐桌,季節性,有機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還有一家乳酪攤堆滿各式各樣的,進口的和美國產的乳酪。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在東張西望時也來了一群客人,店員毫不吝惜的大塊切醃肉和乳酪請他們品嘗,這群客人似乎也很懂得吃,經過一段時間討論、試吃,帶走一大包醺肉和乳酪。

佩斯卡托Pescatore,是一家海產店,販賣新鮮海產,漁獲整齊的展示,感覺就是很高級很新鮮的樣子,對面有一家壽司店也是同一老板,生魚片握壽司的材料大概就是這家海鮮店供應的吧?。

另外一個景點是香料攤 Spices and Tease,這是一家來自義大利賣食材香料的和花茶的店家,他們的香料從單純烘乾研磨成碎狀的草本到為特定風味的混合香料都有,價錢也還算合理。我們買了兩盒由蘿勒、西洋芹和茴香等混合調製的醃肉粉,可以用來灑在烤肉上,不過或許那些香料已敞在那裏太久了,用的時候已沒太多的香味 ( 有點失望 )。

grand central market 1
grand central market 1
grand central market 2
grand central market 2
grand central market 9
grand central market 9
grand central market 4
grand central market 4
grand central market 5
grand central market 5
grand central market 6
grand central market 6
grand central market 7
grand central market 7
Le District 5

法國主題的食品市集 — Le District, Battery Park, NYC

有關商場主題的討論 購物中心主題設計

Le District是一個約800 坪的食品市集 (Food Hall),位於曼哈頓下城Battery Park 的Brookfield Place 購物中心Winter Garden 旁。Le District 大致上有四個區塊:市集、超市、餐廳和咖啡廳。 其中市集Market District位於中央,它的型式有如我們常見的傳統市場,可以分別通達到其它餐廳超市等區塊。

Le District 1
Le District 1
Le District 2
Le District 2

Le District 標榜自己是一個法國主題的Food Hall,就像Eataly 以義大利為主題,不同於Eataly 的規劃,將餐廳、咖啡廳等與生鮮、熟食攤位、雜貨貨架等混合規劃、營造出大店的氣勢,Le District 將前述四個單元分別規劃設計,雖然餐廳、咖啡廳各自都很有法國特色,但它的市集,除了法文店招,和到處懸掛法國國旗外,內裝就顯得壅擠和沒有特色。

倒是Le Market商品的內容還相當具有法國特色,在此,你可以看到魚攤、肉攤、奶酪攤、熟食攤、麵包攤和一個酒吧、一個烤牛排攤。 市集周圍的牆壁上擺滿了各式法國雜貨商品,包括芥末醬、果醬、鵝肝醬、辛香料和沙丁魚。我們到達 Le District 已過了午餐的時段,沒有感受到類似法國酒館般得熱鬧,我們在麵包攤和奶酪攤分別買了些法國麵包和鵝肝醬,在熟食攤點了一份紅酒燉牛肉佐米飯,對觀光客而言,這樣的午餐也算另人滿意。

Le District 3
Le District 3
Le District 4
Le District 4
Le District 6
Le District 6
Le District 7
Le District 7
Le District 8
Le District 8
Le District 9
Le District 9